“。。。”
刻像下方有刻师的贴牌,但只有‘艺名’,没有真名,更没有介绍。
但不妨碍他们深深记住此名。
忽然。
有人想了起来。
“我知道这人,舒艺,明山广场那边新开的一家木艺店,听说店主非常年轻,而且木雕技术极高。”
“哦?一个年轻人?”
“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有印象,前天还上报纸了呢。”
“报纸?说的啥?”
“说是他们店门口贴了好多标语,店主定了一些奇葩规矩。”
“。。。”
一时间,舒甫成了热议的焦点。
单婼听在耳里,笑容灿若桃花。
而人们的从众心理,让周围的人越来越多。
好在刻像挂的高,不用都往前挤,但细节处还是要近处才能看清。
“各位,现场有一点拥挤,大家可以先去别处看看,等会再来。”
“。。。”
无奈。
工作人员赶紧上来,一些人离开,准备转一圈回来,到时候应该人会少点。
然而人却是越聚越多。
“前面的,看完让出位置,别一直待着。”
“就是。”
“急什么,我还没看完呢。”
“。。。”
都想往前,连馆长都惊动了,可怎么也劝不走,特别是一些个业内之人,几乎恨不得趴在刻像上。
这毫不夸张。
因为这是一幅精刻作品,有的细节甚至要拿放大镜看。
。。。
“就这手艺,等下拍卖,至少三千。”
“三千?扯呢,五千,我愿意收藏。”
“做梦呢,刚打听了,起拍价都是一万。”
“。。。”
就这样。
舒甫的作品火了,成了本次展会最耀眼的作品。
不少有钱人想要拍下来,如此佳作,不收藏一下怎么行。
反正应该不会太贵,撑死了几万元。
。。。
“你那作品太好了,放心,下午的拍卖,姐姐支持你。”
周茜和闺蜜团看完,找到舒甫,大赞了一番。
“不用破费,真的。”
舒甫摆了摆手。
“没事。”
周茜心想也就几万块钱的事情。
再多的话很难。
作品是好,可是艺术作品高价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是作品有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