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真是想你不敢想啊。



18英寸的晶圆他也敢做?



世界上最厉害的芯片代工厂都不敢做啊,三星、英特尔之类的也就是12英寸。



技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国际巨头基本都有实力研发。



最大的问题是,资金。



投资18英寸生产线,需要投入非常庞大的资金。



一条12英寸的晶圆生产线,大概是30亿左右,但一条18英寸的晶圆生产线需要100亿美金!



成本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国际大厂都不敢做。



曾经,特斯拉汽车的总裁马斯克说过,如果不是成本原因,人类已经可以移民火星了。



这是真的。



移民火星技术不是最大的难题,最大的难题是成本。



有些技术看起来很高大帅,但你也要考虑成本和效益才行。



一个男记者追问:“18英寸的晶圆,目前国际上没有一家公司敢做。你有没有考虑过成本问题?”



陈耀点点头:“成本是最大的障碍,但成本也可以通过技术解决。接下来在18英寸的探索上,解决生产设备费用过高的问题,将会是公司技术团队的重点工作。”



话到这里,采访结束。



随后,徐卫东和他的团队撤离,乘坐车子离开。



新的团队入住,陈耀将一大批做半导体的精英人才调派了过来。



这批人才出自微观精龙部队,曾经研发过光刻机,在半导体行业,最顶尖的存在。



公司的总裁,由关芯研担任。



曾经她在国外著名的芯片公司担任过高管,对芯片行业非常熟悉,她担任总裁最适合。



别以为,做芯片都是男人的专利,女人在芯片行业也有很牛逼的人物。



花为海思麒麟的总裁,就是一个女人,被称之为芯片女王。



当然,花为只做设计,并没有做生产,被米国掐脖子,就是恰在了生产。



陈耀新收购的晶圆厂,是为了解决芯片生产问题。



虽然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但想要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芯片,可不只是光刻机,生产工艺也要跟上才行。



就像是英特尔,它能拿到荷兰asml最好的euv光刻机,但它的生产工艺不行,依然做不出最好的手机芯片。



在这么多的代工厂之中,芯片代工绝对是最高大帅的存在。



目前,工厂80都是技术员。



关芯研担任这家工厂的总裁之后,传奇公司那边会另外安排一个临时总裁上任。



晚上,总裁办公室。



陈耀,孙振南、关芯研三个人坐在一起吃晚饭。



“耀哥,这家工厂的名字是不是要改掉?”孙振南叉起一个大萝卜塞进嘴里。



“肯定要改。”陈耀语气坚决道。



一个华人芯片工厂,起一个洋名字,叫什么麦斯威,多别扭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开心爆米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开心爆米花并收藏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