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梓轩的天真可爱一下子把大家都逗得哈哈大笑。宋晓辉对伴郎说:“刚子,赶紧上份儿!(关中地区把红包叫做“份儿”,包红包叫做包份儿。100元、50元、20元、10元不等。)”
刘刚伟从口袋掏出一个红包,上前拍拍了门,喊道:“谁把门打开,这个大份儿就归谁!”
里面有人应到:“甭煽忽人(陕西方言,煽忽就是晃悠),赶紧先把份儿塞进来。”
刘刚伟笑着说:“哎呀,还灵得很(陕西方言里把聪明叫做灵。)!接着,大份儿来了!”说着就把红包从门底下塞进去。等了一下,就听里面喊:“嗯,把你个啬皮(陕西方言,啬皮意思是吝啬鬼。)!还大份儿呢?才给了个十块的。不行,再给。”
刘刚伟应到:“嫌少呀!看你贪心的!来接着。”他又从口袋掏出一个大份儿(一般都是50元,特大份儿是100元),故意把它折成两层,从门底下往进塞。塞了一半,就不塞了。嘴里喊道:“哎呀,门太严实了,份儿大的都塞不进去!赶紧把门开大点。”他一边说,一边向后面一招手。
早有两个娶亲的小伙等在后面了,一看招手赶紧上前,用肩膀顶住大门。就看着大门开了一个小缝儿,在里面人刚拿到红包时,两个小伙子用力一顶,大门就开了。里面的人连笑带骂说:“狗X的,还贼得不行!”嘴上这么说着,身子却让开了门口,娶亲的人一拥而入!
旁边看热闹的乡亲起哄了:“哎,你两个怂货(陕西方言,软蛋,没本事的意思。)!两个份儿就把门打开了!丢坡头村的人呢!”
刘刚伟他们才不管这些,他们一直冲到新娘的房门口。他们知道,叫开这个房门,才是今天最硬的战斗。他故伎重演,可里面的女子比大门口的小伙子难缠的多了。他连着掏了四个大份儿,才把房门叫开。
身着白色婚纱的张亚妮,喜滋滋地端坐在床上,等着自己新郎。宋晓辉把一大把鲜花献给了张亚妮。负责照相的人让新郎新娘伴郎伴娘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宋晓辉他们就被执事头带出了。
执事头安排其他迎亲的人都坐在喜棚(关中人把为举办喜事搭设的防雨遮阳的顶棚叫做喜棚。)下的大方桌周围,磕着瓜子花生,等着开席。宋旭辉的四叔和大哥大嫂被安排在上席(陕西人把贵宾席叫做上席),由张亚妮的伯父伯母和哥嫂陪着。单单引着宋旭辉来到堂屋里的一张八仙桌前,向新娘的过世的爷爷奶奶上香,鞠躬祭拜。接着引他拜见岳父岳母。他鞠躬行礼之后,从口袋掏出一个红包,毕恭毕敬地交给岳母。岳母拿出一张崭新的一元钞票递给他。他接过来,小心翼翼地装在西装口袋里。这个红包里面装着一千块钱。岳母找给他一元,寓意自己的女儿是千里挑一的好女子。
执事头下来带着他来到院子里的喜棚下,让他单独坐在一张小方桌前。执事头冲着里面喊了一嗓子:“上鸡蛋!”
只见一个小伙子端着一个红漆方木盘,盘子上放着一个白瓷大老碗和一双红漆木筷子。他把方盘往小方桌上一放,坏笑着说:“来了!”却站在旁边不走,笑眯眯地看着宋晓辉。
执事头故意清了一下嗓子,提高音调说:“嗯,我说那个,亚妮女婿,这是你丈母娘给你准备的四个荷包蛋。你赶紧吃,吃完了把你媳妇娶回家!”说完也笑眯眯地望着宋旭辉。他这腔调哪是对宋旭辉一个人说的呀?分明是想让全院子人都听见。
宋旭辉望着这一碗荷包蛋,心里明白这碗汤色黑红的荷包蛋绝不是平时吃的红糖荷包蛋,只是不知道是咸、是酸还是辣。这是关中地区嫁女时专门给新郎准备的考验饭。经常不是很咸、就是很酸、很辣
刘刚伟从口袋掏出一个红包,上前拍拍了门,喊道:“谁把门打开,这个大份儿就归谁!”
里面有人应到:“甭煽忽人(陕西方言,煽忽就是晃悠),赶紧先把份儿塞进来。”
刘刚伟笑着说:“哎呀,还灵得很(陕西方言里把聪明叫做灵。)!接着,大份儿来了!”说着就把红包从门底下塞进去。等了一下,就听里面喊:“嗯,把你个啬皮(陕西方言,啬皮意思是吝啬鬼。)!还大份儿呢?才给了个十块的。不行,再给。”
刘刚伟应到:“嫌少呀!看你贪心的!来接着。”他又从口袋掏出一个大份儿(一般都是50元,特大份儿是100元),故意把它折成两层,从门底下往进塞。塞了一半,就不塞了。嘴里喊道:“哎呀,门太严实了,份儿大的都塞不进去!赶紧把门开大点。”他一边说,一边向后面一招手。
早有两个娶亲的小伙等在后面了,一看招手赶紧上前,用肩膀顶住大门。就看着大门开了一个小缝儿,在里面人刚拿到红包时,两个小伙子用力一顶,大门就开了。里面的人连笑带骂说:“狗X的,还贼得不行!”嘴上这么说着,身子却让开了门口,娶亲的人一拥而入!
旁边看热闹的乡亲起哄了:“哎,你两个怂货(陕西方言,软蛋,没本事的意思。)!两个份儿就把门打开了!丢坡头村的人呢!”
刘刚伟他们才不管这些,他们一直冲到新娘的房门口。他们知道,叫开这个房门,才是今天最硬的战斗。他故伎重演,可里面的女子比大门口的小伙子难缠的多了。他连着掏了四个大份儿,才把房门叫开。
身着白色婚纱的张亚妮,喜滋滋地端坐在床上,等着自己新郎。宋晓辉把一大把鲜花献给了张亚妮。负责照相的人让新郎新娘伴郎伴娘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宋晓辉他们就被执事头带出了。
执事头安排其他迎亲的人都坐在喜棚(关中人把为举办喜事搭设的防雨遮阳的顶棚叫做喜棚。)下的大方桌周围,磕着瓜子花生,等着开席。宋旭辉的四叔和大哥大嫂被安排在上席(陕西人把贵宾席叫做上席),由张亚妮的伯父伯母和哥嫂陪着。单单引着宋旭辉来到堂屋里的一张八仙桌前,向新娘的过世的爷爷奶奶上香,鞠躬祭拜。接着引他拜见岳父岳母。他鞠躬行礼之后,从口袋掏出一个红包,毕恭毕敬地交给岳母。岳母拿出一张崭新的一元钞票递给他。他接过来,小心翼翼地装在西装口袋里。这个红包里面装着一千块钱。岳母找给他一元,寓意自己的女儿是千里挑一的好女子。
执事头下来带着他来到院子里的喜棚下,让他单独坐在一张小方桌前。执事头冲着里面喊了一嗓子:“上鸡蛋!”
只见一个小伙子端着一个红漆方木盘,盘子上放着一个白瓷大老碗和一双红漆木筷子。他把方盘往小方桌上一放,坏笑着说:“来了!”却站在旁边不走,笑眯眯地看着宋晓辉。
执事头故意清了一下嗓子,提高音调说:“嗯,我说那个,亚妮女婿,这是你丈母娘给你准备的四个荷包蛋。你赶紧吃,吃完了把你媳妇娶回家!”说完也笑眯眯地望着宋旭辉。他这腔调哪是对宋旭辉一个人说的呀?分明是想让全院子人都听见。
宋旭辉望着这一碗荷包蛋,心里明白这碗汤色黑红的荷包蛋绝不是平时吃的红糖荷包蛋,只是不知道是咸、是酸还是辣。这是关中地区嫁女时专门给新郎准备的考验饭。经常不是很咸、就是很酸、很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