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南德集团赚了一点六个亿。



反正国内商品在俄罗斯的名声算是彻底败坏了。



等到国内从九十年代末开始成为世界工厂,产品卖到全球的时候,偏偏在俄罗斯市场的名声一直很差。



人家记仇记你一辈子。



媒体之后报道‘罐头换飞机’占的便宜,这背后的代价不为人喜就隐去不报了。可现在周青峰站了出来,直接把南德的生意给搅黄了。



萧金浪把所有问题都通报给了苏方,这才是崔可夫副部长亲自赶来的真正原因。



看了己方跟南德集团错漏百出的合同,年逾花甲的崔可夫坐在DìDū饭店的房间里,默然无语。



昔日鞭挞世界的‘红色帝国’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任谁也无能为力。



早在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就已经不堪重负。



比如有谁能想到世界第一大领土的国家,竟然会饿肚子?为了满足国内居民需求,苏联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



七十年代末,世界油价下跌给了苏联重重一击,外汇收入下降导致粮食进口困难。经济就此进入下行通道。



拖到91年,帝国轰然倒塌。



帝国是要倒塌了,但人民还是要生活的。



现在能大量提供廉价轻工业产品的也就只有中国了。崔可夫丢开跟南德集团的合同,拿起另一份由‘圣光’提供的备忘录。



同样是四架图-154,‘圣光’开出的价码就实际多了。各种食品,轻工业产品都有清楚的规范。数量和交期都写的清清楚楚。



‘圣光’提醒苏方不要走铁路,选择走海路更廉价也更方便。五百个车皮也就是一千个标准集装箱而已。



第一次交易,‘圣光’大方些给算多些,一千五百箱。这么点货,普通的集装箱货轮就能装走。



从魔都或广州出海,运到海参崴或者圣彼得堡,又快又方便。顶多三个月就到了。何必要花五年时间走铁路?



‘圣光’实力雄厚,组织货源的能力远超南德。



周青峰还提出了双方验厂验货的制度。他坦言目前国内假货和骗子横行,提醒苏方在交易中会遇到的麻烦。



验厂验货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通行的制度。这是当年欧美商圈经历过各种骗局后总结教训,建立商贸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比如一家美国公司要从中国进口货物,他对中国商家又不熟悉,就会请自己信任的验货公司到中国去验厂验货。



确认工厂有生产能力才会下单,确认货物质量无误才会付定金。



这种验货验厂公司必然熟悉不同地区经商环境和法律,是确保交易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周青峰就在备忘录中提出,‘圣光’可以成为苏方在对中贸易最好的伙伴和验货公司。



说白了,‘圣光’要做这个中介,要成为国与国之间贸易的桥梁,顺带收点过路费什么的。



付不起钱也没关系,老朋友谈钱多伤感情,给点资产就行。



反正接下来老毛子的国家和社会都一团糟,官方为了赚钱什么脸面都不要,私人为了赚钱连核材料都敢倒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拿出来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圣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通吃道人.QD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通吃道人.QD并收藏圣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