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燕山之北,辽西之外乃扶余、肃慎、鲜卑、乌桓以及诸多杂胡,辽西之东乃沃沮、濊貊、朝鲜、辰国。”



“孤竹国秘简记载,再向北还有鲸海诸国、北冰海诸国。”



“请道长详述”



“鲸海六国:肃慎、扶余、沃沮、濊貊、朝鲜、辰国、邪马台、黑齿国。北冰海四国乃苦夷人、驱度寐、夜叉国、流鬼国。肃慎之北,至于极北冰海之畔,有驱度寐、夜叉国。鲸海和北海之间的苦夷岛上乃苦夷(倭国称之为虾夷人),虾夷人与倭国之岛毗邻,北冰海东北乃流鬼国,北海之东乃千岛之岛。”



孤竹道长点着图中的海域道:“斝朝太子化名秦太公东渡,在千岛之岛遥控着鲸海周国领地,大将蒙赤行掌握鲸海六国,十缺老人掌控鲜卑和乌桓,酒公掌苦夷人、邪马台诸国,韩生掌控辰国三韩以及箕子朝鲜,其它杂胡数不胜数,见风使舵。”



“这就是世界的尽头了吧?”



苦竹道人摇摇头,道:“秘简记载,夜叉国之东更有天之浮桥(阿留申群岛)和百年不销之冰峡(白令海峡)可通东海之外的大洲,或称之为扶桑洲。天之浮桥和百年不销之冰峡,乃殷人东渡的道路。”



牧野铉道:“殷人东渡?”



“殷商末年,帝辛(纣王)致力开辟东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殷历正月间,帝辛回殷都朝歌。甲子日,周武王率军渡孟津,帝辛仓惶发奴隶兵七十万迎战于牧野。奴隶兵倒戈,纣王兵败,焚于鹿台。但是此时攸侯喜正在与东夷作战,大军有10万,却从此杳然无踪,攸侯喜、涕竹舟、涕竹笋便是东渡扶桑洲。”



苦竹道人道:“周武王灭商以后,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居纣宫,续殷祀,同时,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邺、鄘、卫三国,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庚联合东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发动叛乱,周公旦伐盘庚,一部分遗民北迁,再次东渡,这就是殷人二次东渡。”



牧野铉道:“祖上所载,湮没不详,真假难辨。”



苦竹道人道:“《山海经》载扶桑洲的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号为‘羽人国’,殷人与羽人国相融合,其四元素说类似五行,十二生肖纪年法与中土相同。扶桑洲族人有狗酋达射日传说与后羿射日如出一辙,喜欢玉石,崇拜神龙,吃草药,还会针,称呼小孩子就是娃娃,称呼大河就叫河,称呼你、我、他为宁、内、侬等”



苦竹道人出示碣石宫保存的玉圭,牧野铉仔细辨认,上刻“俎娀茧翟”、“妣辛”等。茧翟是有娀氏的长女,殷商的祖先。“妣辛”,帝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也是殷商的一位祖先。第三块上刻有“亚俎司多月,蚩尤多,瞒,并”,是祭祀少昊,尤,先祖多妇,相士和王亥等人的。第四块上刻有“十二示土”,土即社,“十二示社”是殷商祭祖的制度。



苦竹道人又出示存十六尊翡翠雕像,雕刻甲骨文。还有扶桑禧玉山的银质女神,左龟右蛇,皆是殷人崇拜。



牧野铉:“我牧野氏本殷商之臣,牧野之战,临阵反戈,相助武王伐纣。若扶桑洲殷人与太秦公联手,则国之难也!”



“圣上所言极是,燕王同有此忧虑,所以派臣前来详述鲸海、北冰海、扶桑洲之事。”



“我大匜朝乃兄弟立国,燕王乃国之柱石,那就劳烦道长东渡,探查敌情,早做准备,确保我中土东海无虞。”



苦竹道人领旨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中土游侠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牧野之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牧野之云并收藏中土游侠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