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



等弄清楚,他和杜先生都到了光明村。



教育是大事。



所有仪式举行完,就该开学了。



孟青云说出自己的想法。



七岁的孩子都要上学,不论男女,只有孟氏年轻人的文化和思想水准提高,孟氏才会真正发达。



庄稼人女孩子就没有读书的,孟青云这么一说,倒引起热议。



都说女孩子就应该学女红厨艺,将来嫁个人就对了,何必去读书。



但孟青云坚持,也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说了家里有七岁到十岁之间的女孩,如果不让读书,他印刷的课本,男孩需要掏钱买。



还有啥好说的,又不掏钱,都去上学呗。



孟青云将学校分为三个班。



七到九岁为小班,十到十二岁为中班,十二岁以上为大班。



当然,按受教育程度,那些一天书都没有读过的孩子,虽然十二岁了,也只能去小班当孩子王。



各班的教材不一样,小班启蒙教育,课本就以《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为教材。



中班开始接触四书五经。



大班就是个童试强化班,由杜茂才授课。



中班和小班由马先生和两外一个先生授课。



先只能这样。



从下一轮开始,孟青云就将七岁孩子放在一年级,然后一直读到六年级,然后直接升到童试班。



课程也不再单单是四书五经这些,数学音体美等都要涉猎。



他要让三味书屋出来的孟氏子弟,尽量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佼佼者。



孟青云买了一批课本,然后推掉校长的职务。



这事确实高大上,但若成为面子工程的话,根本没意思,故而三味书屋的校长是族长孟学义。



不过,孟青云表示,三味书屋老师的聘请必须由他说了算,老师的薪水由族中公有资金支出。



啥也自己出,就会有依赖性。



杜茂才见三味书屋办的有声有色,要求自己儿子也来这儿读书。



孟青云当场答应。



并说以后三味书屋的先生,自己的儿子或孙子来读书都免费。



番椒已经红彤彤一片,下个月就能收了,这事还得有人负责,孟青云早想好人选了,就是小姐夫王永胜。



而且王永胜也是物流公最佳负责人。



所以去府城他带着王永胜,把前期工作先做好。



到府城,孟青云很快就成立了顺风物流中心,然后利用影响力,和五个车行签订合作契约。



暂时物流中心肯定没有几个生意,以后若是做大,肯定得有自己的车行。



不过孟青云一点都不担心,发展一两年,物流中心肯定是赚钱的买卖。



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培养下,王永胜居然把顺风物流做成一个全国大企业。



这是后话,暂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一品寒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填海的精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填海的精灵并收藏一品寒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