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荀彧随即放下心中的成见,静静聆听。



“我雁门百姓稀少,不比中原之地,故而帆早就下令招收流民安置各县,如今已有近五十万户,二百五十万余人;人口多了,随之就是粮食问题,这点在两月前,帆就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屯田营,专门负责屯田,现在我雁门郡新开垦出的农田就有一百多万亩,只待来年开春,洒下粮种,明年,我雁门将不会有饿死之人;其三,帆已组建商业司,在雁门各处广开酒楼、客栈,已促进雁门经济,现在也是小有规模。”



杨帆先是把自己先前做的政绩讲了出来,让眼前这三位大能评论一番,也好拉近之间的关系。



“杨镇北此举大善,招收流民是为增加人口;屯田开地是为增加粮食;经营酒楼、客栈是为钱财来源。明年百姓定衣食无忧,但彧心中有几个问题,还需将军为我解惑。”



荀彧不亏是政务能手,眼光果然独到,一下就点中了杨帆这三个举措对以后带来的作用。



“文若但讲无妨,帆洗耳恭听!”



能得到大才的指点,杨帆自然高兴,当下说道。



“将军招收流民,可有给其谋生之路?雁门郡人口暴涨,是为粮食从何而来?难道将军要一直用军粮供养吗?将军屯田开地,所产之粮打算用于何处?那么多的田地,雁门世家该作何感想?将军可有考虑过与这些世家日后的关系?酒楼客栈,是可以让一些流民找到谋生之道,但目前雁门百废待兴,百姓们哪来的钱去挥霍?”



荀彧随即根据杨帆的三条政策找出其中漏洞,一连说出了数个问题。



“这个,本将还真是没有想过,不知文若可否为我解惑?”



荀彧侃侃而谈,语言之犀利,方向之明确,却是令杨帆有些汗颜,当下连忙问道。



“将军此举比之其他太守要高明数倍,已是人中翘楚,彧心中倒是有几条解决之策,能为将军解惑,就是不知将军敢用否?”



杨帆的态度令荀彧十分受用,当下说道。



“文若但说无妨,只要是百姓过得好,让帆怎么做都行。”



杨帆随即拍着胸脯保证道,其言下之意非常明显,就是只要你敢说,我就敢采纳。



“其一,将军开垦出来的耕地可分配给招收而来的流民,将军只需抽税即可;其二,世家乃是我朝根本,将军还需与其打好关系;其三,雁门乃是边地,民风素来彪悍,此地治安还需维系。”



荀彧的第一条就触动了雁门世家的利益,这让杨帆一时不敢应承下来,目前他根基未稳,若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雁门郡的世家,说真的,他还不敢,最起码也要等他部署完毕后再去挑战这些世家的神经。



“文若谈吐之间,着实令帆如云开见日,好,本将就任命文若为我雁门郡丞,处理我郡内诸事,不知文若意下如何?”



荀彧这数个问题却是把杨帆难住了,这几条政策若实行,那对雁门的世家将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这点他荀文若不会看不出来,这也让杨帆一时拿不住荀彧的意思,可随后又想了想,还是觉得答应下来,暗道既然是你荀彧出的主意,那就由你荀彧去把它完成,就看你敢不敢接,若你敢接,那我就力挺你。



“将军所命,彧怎敢相辞?”



荀彧随即答应了杨帆的任命。



“主公,文若所言固然有理,但我军根基未稳,还需徐徐图之,如此大刀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之扬帆起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茂龄老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茂龄老爹并收藏三国之扬帆起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