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儿!
东边星辰海上有个四国群岛,岛上有一帮矮子自称是什么大蛇的后裔,擅长水战,偷袭,隐匿,而且还拥有一种迥异于大陆上的战斗方式,他们是天生的海盗。
他们每每登陆大燕东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牵制了王朝相当一部分的兵力。
东南西北边防都十分重要,这就导致了王朝内部空虚,王朝对于百姓的统治相对来说就要薄弱的多。
这里世家林立,派系众多,都是明里一套暗地里一套,表面上过得去也就罢了,真正服从王朝管辖的没有几个。
王室内部不知是环境使然还是逼不得已,偏生还喜欢玩那套.弄权制衡之术,搞得官员们整天都在劳心费神地揣摩上意,真正肯静下心来为百姓办事,为国家出力的人渐渐变得凤毛麟角。
好不容易出了焕王这么一个能够接连挫败天禄大军的铁血人物,在十年之内让天禄大军的战线连退数百里,结果那狭隘的燕王担心对方功高盖主拥兵自重,一纸调令将焕王给调回了燕都,虽然是高官厚禄,豪宅美人伺候着,为了以备不时之需,没有敢鸟尽弓藏地撕破脸,但,不论是谁都知道,这位武功坐到异姓王位置的焕王如今已算是变相地被软禁了。
说来也奇怪,这要是换了旁人,我如此精忠报国却遭你如此对待,肯定要心生不满,甚至暗中联络旧部,造反,自己做皇帝都有可能,但这焕王却似乎是乐在其中,回到燕都之后,吃喝玩乐是样样不差,皇帝给他钱他就花,给他宅子他就住,给他女人他就玩,是一点也不客气,从此之后,对于重返北疆执掌边事之类的事情更是只字不提,仿佛是已经有些乐不思蜀了。
时人提及焕王,皆道他乃王朝五百年不遇的兵道奇才,更为他如今被软禁与燕都不得外出而感到不值和惋惜,甚至有人暗地里希望他反了这无道的燕王,自己做那金殿之主,足可以见其名望。
而皇帝陛下对他亦是赞赏有加,一年到头的赏赐几乎从来都没有断过。
只是,不同于别人对焕王武功的称赞,皇帝更欣赏的,乃是他的知进退。
燕王在书房批朱的时候,就曾笑着与左右说过一段在内廷之中流传甚广的话。
原话如今已然不详,大意就是,每一个当皇帝的,都希望可以做到君臣相宜,流传千古,成为佳话,但很多时候,他们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些立过大功,帮助皇帝做过大事的人,在事后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
若他们事后肯放下那如日中天的权势和烈火烹油的声望,交出权利,再稍稍那么抹黑一下自己,他也不介意在有生之年,让那些人和他们的后代享尽荣华富贵和人间极乐。
说到底,荣华富贵,换皇帝的一个安心,对大家都好。
可是权力这种东西,没有的时候就如水中望月,不过了了。
可若是得而复失,那就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焕王做到了,所以他现在活得很好。
可,也正是因为焕王活得很好,所以,大燕王朝,如今已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
在最近与天禄的几场战争之中,大燕接连失利,焕王前十年辛辛苦苦打回来的疆域,如今业已丢失了大半,眼看就要退到北边的门户--庸门关。
大燕王朝不比南唐,身为小国,根本就没有什么纵深可言,庸门关一破,整个王朝将再无可以据守的天堑,燕云之地一马平
东边星辰海上有个四国群岛,岛上有一帮矮子自称是什么大蛇的后裔,擅长水战,偷袭,隐匿,而且还拥有一种迥异于大陆上的战斗方式,他们是天生的海盗。
他们每每登陆大燕东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牵制了王朝相当一部分的兵力。
东南西北边防都十分重要,这就导致了王朝内部空虚,王朝对于百姓的统治相对来说就要薄弱的多。
这里世家林立,派系众多,都是明里一套暗地里一套,表面上过得去也就罢了,真正服从王朝管辖的没有几个。
王室内部不知是环境使然还是逼不得已,偏生还喜欢玩那套.弄权制衡之术,搞得官员们整天都在劳心费神地揣摩上意,真正肯静下心来为百姓办事,为国家出力的人渐渐变得凤毛麟角。
好不容易出了焕王这么一个能够接连挫败天禄大军的铁血人物,在十年之内让天禄大军的战线连退数百里,结果那狭隘的燕王担心对方功高盖主拥兵自重,一纸调令将焕王给调回了燕都,虽然是高官厚禄,豪宅美人伺候着,为了以备不时之需,没有敢鸟尽弓藏地撕破脸,但,不论是谁都知道,这位武功坐到异姓王位置的焕王如今已算是变相地被软禁了。
说来也奇怪,这要是换了旁人,我如此精忠报国却遭你如此对待,肯定要心生不满,甚至暗中联络旧部,造反,自己做皇帝都有可能,但这焕王却似乎是乐在其中,回到燕都之后,吃喝玩乐是样样不差,皇帝给他钱他就花,给他宅子他就住,给他女人他就玩,是一点也不客气,从此之后,对于重返北疆执掌边事之类的事情更是只字不提,仿佛是已经有些乐不思蜀了。
时人提及焕王,皆道他乃王朝五百年不遇的兵道奇才,更为他如今被软禁与燕都不得外出而感到不值和惋惜,甚至有人暗地里希望他反了这无道的燕王,自己做那金殿之主,足可以见其名望。
而皇帝陛下对他亦是赞赏有加,一年到头的赏赐几乎从来都没有断过。
只是,不同于别人对焕王武功的称赞,皇帝更欣赏的,乃是他的知进退。
燕王在书房批朱的时候,就曾笑着与左右说过一段在内廷之中流传甚广的话。
原话如今已然不详,大意就是,每一个当皇帝的,都希望可以做到君臣相宜,流传千古,成为佳话,但很多时候,他们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些立过大功,帮助皇帝做过大事的人,在事后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
若他们事后肯放下那如日中天的权势和烈火烹油的声望,交出权利,再稍稍那么抹黑一下自己,他也不介意在有生之年,让那些人和他们的后代享尽荣华富贵和人间极乐。
说到底,荣华富贵,换皇帝的一个安心,对大家都好。
可是权力这种东西,没有的时候就如水中望月,不过了了。
可若是得而复失,那就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焕王做到了,所以他现在活得很好。
可,也正是因为焕王活得很好,所以,大燕王朝,如今已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
在最近与天禄的几场战争之中,大燕接连失利,焕王前十年辛辛苦苦打回来的疆域,如今业已丢失了大半,眼看就要退到北边的门户--庸门关。
大燕王朝不比南唐,身为小国,根本就没有什么纵深可言,庸门关一破,整个王朝将再无可以据守的天堑,燕云之地一马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