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其中所述的事情原委,顿时大惊,为了防止袁熙动作太快,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废黜袁睿,他当即动身,前往邺城救援。



到了邺城,司马懿对袁熙说道:“这种事情谁碰到了都要生气的,还真是巧了,微臣的二儿子司马昭也曾和我的小妾私通,我自是气得不行。可转念想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丑事怎么好张扬出去?女子如衣服,儿子却是亲骨血,孰轻孰重怎能不有所取舍?于是我就给掩饰住了。昭儿经过教训之后,感激之余痛改前非,现在父子和睦,更胜从前。”



袁熙听了之后,沉默下来,若有所思,半天也没有说话。司马懿知他已有所动摇,于是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其中的理由,一条一条地列举出来。



司马懿的这一番说辞,将事情分析得丝丝入扣,个中利害无不言明,处处都提醒着袁熙,现在绝对不是废长立幼的时候。当然,司马懿列出的这些条,最关键,也是直接可以动摇袁熙决心,迫使他改变意愿的一条就在袁睿身上。



原因袁睿在受了一百大板被囚禁起来之后,竟然可以暗暗通消息出去,托人送信搬救兵。如果甄宓自己行动自由的话,这个搬救兵的活,应该是她主动去做的。



可是晋史书上却说“睿求救于司马懿”,显然是袁睿自己派人完成的。从这一点看来,袁睿的力量不容小觑。



在别家纨绔整日吃喝嫖赌,飞鹰走马的时候,他却早已懂得经营自己的势力,并且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以及能屈能伸的政治素养,真不愧是袁熙的种吗。



从这个角度来说,袁睿已经具备了,一个未来领导者的基本权谋手段。



在起初的暴怒之后,袁熙冷静下来,通过司马懿的到来,猜测到了袁睿的这种能力。因此,在左右权衡之下,他还是决定保下这个儿子了。



保袁睿就必须保甄宓,这母子俩的利益关系绝对是紧密结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既然袁熙打定主意,继续让袁睿当他的继承人,自然要给甄宓面子,也要让甄宓地位稳固,那就是掌管后宫。



司马懿看明白了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心思,于是自告奋勇,重审此案。



于是他先去禁所里见了袁睿,袁睿见他来了,心领神会,立即为自己翻供,说自己和柳梦璃绝无私情,纯属侍女诬告。是袁熙打得太厉害,他实在经受不住才违心承认的。司马懿也装出痛心疾首状,批评道:“男儿何意畏威自诬?”



随后,他分别见了那三名,告发袁睿的侍女,秘密令两名侍女翻供,说是被另一名侍女蒙骗唆使的。



接着,又叫人将另一名侍女悄悄抓起来,在房梁上做个绳套,给强迫着吊了上去,缢死了。如此,变成了死无对证,就以那两名翻供侍女的供词为准,判定袁睿无罪,无辜遭诬,纯属冤案。



袁睿通过嫡长子的身份,顺利成为袁熙的继承人,又通过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努力进取,巩固了自己的位置,给母亲了最好的回报,使甄宓能反过来“母以子贵”。



在后来十年间的数次危机之下化险为夷,屹立不倒,当的起晋明帝的称号。



应该说,甄宓和袁睿这一对母子,是配合默契的利益共同体,又同时拥有着强大的神经,坚忍的心智。可以说,从这一刻起,袁熙就只能一力扶植他们母子,不再动摇决心了,还得给他们铺路。



在这场夺嫡之争,看不到刀光剑影的生死斗争中,袁睿的危机公关,可以说是尽善尽美,所以他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由此可见,亡羊之后如何不牢,的确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袁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巴奀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巴奀月并收藏袁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