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世民三顾茅庐!
大殿之上,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在大殿上来回的踱着步子,他在考虑着,明日还要前往一趟韩家庄,有些事情,还需要向韩伯请教。
……
房玄龄离开了皇宫之后,在玄武门外见到了杜如晦,杜如晦协助长孙无忌筹粮,刚刚回到长安,便听到了户部尚书被贬的消息。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杜如晦正要入宫,便见到了匆匆走出玄武门的房玄龄。
“玄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发生了贪墨大案,长安粮署长孙齐贪墨,户部尚书刘政会受到牵连,不知道还会有谁因此案而受到牵连。”
“贪墨大案?这从何说起。”
房玄龄听到杜如晦的追问,开口说道:“其实这件事情,是因为一位大贤而起……”
“大贤?”
杜如晦的眼睛亮了起来。
房玄龄正想为杜如晦解释,忽然他想到李世民所说的话,不能透露韩伯的身份,顿时摆了摆手道:“杜大人就别问了,若是陛下想说,陛下会与你说清楚。”
长安粮署长孙齐贪墨大案在长安城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主犯长孙齐被凌迟处死,长安粮署内的官员一一审查,有贪墨行径者,全部斩首。
这件贪墨大案由御史大夫魏征和刑部尚书、大理寺一同审理,任何官员不得插手其中,否则的话,难逃审查。
……
两日后,韩家庄内,长安粮署贪墨的粮食被送了回来,原本被扣押的农户,也被一同送回。
第三天,清晨刚过,韩秋栅栏外,便有两位不速之客到来。
“韩伯在家吗?”
韩秋抬头看去,赫然见到栅栏外,又是前几日到来此地的两个人。
栅栏外的两个人,不是旁人,正是李世民和房玄龄二人。
……
李世民和房玄龄见到韩秋之后,走进了院落里。
在院外的时候,李世民已经交代房玄龄,千万不要泄露两人的身份。
李世民担心韩伯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后,远遁他方,毕竟前几天的事情,太影响情绪了。
万一韩伯认为官员贪墨是皇帝不查之责,那就太冤枉了。
“韩伯!”
李世民见到韩秋之后,异常激动。
韩伯没有离开了,这是近些天,李世民唯一高兴的事情了。
这个家伙是着魔了吗?三天两天的过来?
怎么如此激动?就好像见了金主爸爸一样,两眼放光,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至于那个老房,倒是还正常一些。
小李子不愿意透露他的身世,韩秋也懒得过问,糊涂世界,糊涂人,难得糊涂!
“小李啊,今天怎么这么闲在?唉,你这头是怎么了?”
韩秋发现李世民的额角上多了一个伤疤,伤口已经结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李世民在大殿上来回的踱着步子,他在考虑着,明日还要前往一趟韩家庄,有些事情,还需要向韩伯请教。
……
房玄龄离开了皇宫之后,在玄武门外见到了杜如晦,杜如晦协助长孙无忌筹粮,刚刚回到长安,便听到了户部尚书被贬的消息。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杜如晦正要入宫,便见到了匆匆走出玄武门的房玄龄。
“玄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发生了贪墨大案,长安粮署长孙齐贪墨,户部尚书刘政会受到牵连,不知道还会有谁因此案而受到牵连。”
“贪墨大案?这从何说起。”
房玄龄听到杜如晦的追问,开口说道:“其实这件事情,是因为一位大贤而起……”
“大贤?”
杜如晦的眼睛亮了起来。
房玄龄正想为杜如晦解释,忽然他想到李世民所说的话,不能透露韩伯的身份,顿时摆了摆手道:“杜大人就别问了,若是陛下想说,陛下会与你说清楚。”
长安粮署长孙齐贪墨大案在长安城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主犯长孙齐被凌迟处死,长安粮署内的官员一一审查,有贪墨行径者,全部斩首。
这件贪墨大案由御史大夫魏征和刑部尚书、大理寺一同审理,任何官员不得插手其中,否则的话,难逃审查。
……
两日后,韩家庄内,长安粮署贪墨的粮食被送了回来,原本被扣押的农户,也被一同送回。
第三天,清晨刚过,韩秋栅栏外,便有两位不速之客到来。
“韩伯在家吗?”
韩秋抬头看去,赫然见到栅栏外,又是前几日到来此地的两个人。
栅栏外的两个人,不是旁人,正是李世民和房玄龄二人。
……
李世民和房玄龄见到韩秋之后,走进了院落里。
在院外的时候,李世民已经交代房玄龄,千万不要泄露两人的身份。
李世民担心韩伯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后,远遁他方,毕竟前几天的事情,太影响情绪了。
万一韩伯认为官员贪墨是皇帝不查之责,那就太冤枉了。
“韩伯!”
李世民见到韩秋之后,异常激动。
韩伯没有离开了,这是近些天,李世民唯一高兴的事情了。
这个家伙是着魔了吗?三天两天的过来?
怎么如此激动?就好像见了金主爸爸一样,两眼放光,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至于那个老房,倒是还正常一些。
小李子不愿意透露他的身世,韩秋也懒得过问,糊涂世界,糊涂人,难得糊涂!
“小李啊,今天怎么这么闲在?唉,你这头是怎么了?”
韩秋发现李世民的额角上多了一个伤疤,伤口已经结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