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青衫誓正文卷 第108章 腹中饥( ..)“大人明察,下官实在是报复心切,为便宜行事,才叫人将顾易关到商船里的。就算给下官十个脑袋,下官也实在考虑不到那么多呀。”



林先道跪在地上,脑袋深深地垂着。



王钦若也不睁眼,似乎对林先道的话并不怎么关心。



“火没烧到本官身上,本官自然乐得隔岸观火。只是想提醒林通判一句,顾审言的人已经在湖州截回了顾易,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可与本官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林通判是个聪明人,好自为之。”



说完这话,王钦若摆了摆手:“来人,送客。”



下人将林先道送走后,太师椅上的王钦若才睁开眼睛。



“跳梁小丑一个,敢在本官头上动土,活得不耐烦了。”



“那顾易若没什么事还好,若有个什么好歹,顾审言定不会轻易放过林通判,届时,杭州知府就是大人一人的了。”



从里屋走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恭恭敬敬地坐到王钦若面前,语气恭维。



王钦若直了直身子:“多亏恩师提醒,这等不用自己动手,就解决了敌人的事情,还真是叫人痛快。”



虽然林先道只是一个通判,然而如今,通判却并非知州的属下,而是差不多与知州同级的官员。



宋朝建立前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五代十国乱世之所以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朝后期对地方政权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太祖黄袍加身后,为了监督地方上的文武官员,安排了通判这个职务。



这样一来,通判可以随时向皇帝汇报情况,皇帝能够掌握地方的各种行政信息和人事变动,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故而在宋朝,通判虽然级别略低,但却不是知州知府的副手或者属下,它属于位高权重的辅佐型高官,有质询权和否决权。



通判纵览全局,一州的大小事务,事无巨细,他都可以过问。



除了刑狱诉讼事务外,还有权力过问粮食运输和水利工程,以及田产物权方面的事情。



王钦若被皇帝贬到杭州,林通判虽然表面对其言听计从,可私底下,他的心思,王钦若却也拿不准。



毕竟,通判是可以直接和皇帝汇报事务的,他的话语,可以直接到达皇帝耳里。



王钦若自知作恶多端,也怕林先道冷不丁朝自己背后放冷箭,因而做什么事,总是束手束脚。



如今见林先道自己作死,王钦若自然是乐得看戏。



“大人,什么都不做,固然可以置身事外,然事情的发展却也不在你我掌握之中。”



“恩师的意思是?”



“顾易若死在船上,顾审言定会大怒,不择手段为其报仇,可如今顾易被救了下来,以顾家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性子,此事恐怕也就不咸不淡地揭过去了。”



“恩师说得没错。”



王钦若捋着胡子,顾审言这个老匹夫,虽然屡次和自己作对,可真在大事上,却是能沉得住气的人。



林先道是官家安插在杭州的眼线,说是左膀右臂亦不夸大,如果不是逼急了,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青衫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予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予渔并收藏青衫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