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都能制糖,这么甜的粮食不能?鬼才信呢。



琢磨琢磨,就能制糖,与其他粮食的工艺不过都是大同小异的事。



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折腾些也不怕浪费。



那么贵的糖,自家就可以制,而且味道还极好,多划算。



但糖和番薯干之类的,也不会用到太多,还种那么多干啥?



有了多余的吃食,那就养些家畜嘛。



到时还能有肉吃,这可是奢侈货,能改善自家的伙食,还能换钱。



所以啊,有得是渠道消化掉番薯,多种些,不怕的。



那就继续种呗。



如此,时间便又在百姓们的兴奋中过去。



转眼间,十月份到了。



部分晚些种番薯的百姓,尤其是许多北方百姓,他们的番薯也成熟了。



到此时,番薯的推广可以算是彻底稳了。



因为几乎整个大楚的百姓都有了极大的收获。



话说回来,这番薯可是薛家免费送给他们的,不远千里送来的那,而且还派了农匠帮助他们。



完全可以说,要是没有薛家,就没有现在的他们。



看着满仓的粮食,这些百姓们还不对薛家感恩戴德?



当然还有同样费心费力地帮忙运送的郑家。



以及那些参与进来的大家族们。



更有那心系天下百姓的皇上。



今上才刚登基,不过半年就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这么好的皇帝陛下,除了眼前这位,哪里还能找到?



百姓们自然是万分地拥戴。



甚至有些激进的百姓,在听到某些昔日里极为尊重的读书人们在非议她的时候,直接上去将人暴揍一顿,把人打得连亲娘都不认识。



而且这还不是偶发时间,整个大楚各地皆是如此。



一时之间,倒叫那些非议她的书生文人都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不仅是女帝。



对于那些劝农官,百姓们也是好感大增。



天大地大都没有当前的好日子重要。



而他们的好日子,就有这些劝农官们的一份。



更确切地说,她们是帮助他们种植番薯的具体执行者。



那些什么大家族啊,京城的皇上啊,离他们都太远太远了,百姓们想感谢都无法将自己的感谢传达出去。



并且,这些人都是传说中的存在,他们看不到也摸不着,只知道有这么写该感谢的。



最多写个万言书什么的感谢京城那位皇上。



但自己县内的县丞那是实打实地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想要感谢可就容易多了。



在他们万分感谢本县的劝农县丞的时候,却有一批人在非议她们。



这些人不是在跟他们老百姓作对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颗铜制豌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颗铜制豌豆并收藏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