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闷声撑船,倒是老船夫有些健谈,和方斗交谈起来。
“客人是从晋陵郡来的?”
“不错,需要跑一趟货,送去会稽郡。”
“呵,会稽郡可是好地方,肯定能卖上好价钱!”
“借您吉言!”
方斗瞥了眼船上,原本广阔的空间,此刻变得拥挤起来。
“这位兄弟,是您儿子?”
老船夫哈哈笑了,“不是,这是我跑船带的徒弟,平时闷葫芦般,半天不说一句话。”
“年轻人踏实做事,不会说话,也没什么?”
当晚,老船夫从河里,捞了几条草鱼,用河水煮了,加了一把小香葱,炖了热气腾腾的鱼汤。
鱼汤鲜美之极,方斗吃得胃口大开,出了一身汗。
“客人吃得可满意,这是咱们跑船的日常菜,河水煮河鱼,最是鲜美!”
方斗吃得满意,赏了老船夫一串铜钱,对方乐得连忙弯腰感谢。
一晚过去,第二天刚蒙蒙亮,少年开口了,“师父,前面有个渡口,咱们靠不靠?”
老船夫有些迟疑,这次带了方斗,船上已没有多少空位了。
但想了想,他摆摆手,“靠上去,如果是熟客,不方便的话,也向对方告个罪!”
细雨朦胧的渡口,一个盘头的青年妇人带着小丫头,等候在岸边。
“船家,咱们要回娘家看病人,麻烦你带一程!”
娘家报出娘家的地方,等待老船夫回答。
老船夫掐指一算,前去牛饮渡,正要经过妇人的娘家。
“客人,你看?”
“带上吧,船上也不缺这两人的位置!”
方斗点了点头。
片刻后,青年妇人带着小丫头,坐在船上,朝着老船夫和方斗微微点头,就坐在角落不说话了。
这名青年妇人,女儿尚且年幼,最多二十出头,神色带着拘束。
老船夫将她叫出去,交谈片刻,收了船钱。
接下来,青年妇人和小丫头,方斗三人坐在乌篷休息,两侧有布帘遮风挡雨。
老船夫和少年,在外辨别风向、看清水流,不断调整行船的路线
小丫头过了片刻,哭闹起来,青年妇人连忙从包裹中,取出一块干饼,捏成碎屑喂给她。
“这位大嫂,你回家,怎么大哥没陪着?”
相处久了,二人攀谈起来。
小丫头抢着开口,“我爹不在了,只有娘带着我,这次是外公得了重病,咱们回去看他!”
青年妇人叹了口气,“小妇人家有七八架织机,请了几位婶子帮忙,日子总还过得去!”
“但这次父亲病来得急,要尽快去看,思来想去,还是乘船最快!”
“这位小兄弟,你这里货物众多,难道要去外地贩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