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先是周老尚书一直病着,部务就交到了左侍郎宗侍郎手里,后来,永平侯沈贺署理了礼部。



永平侯沈贺这个人,一向是只用自己人的。这个自己人的范围,还挺窄,只有他门下出身,或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才能算是他的自己人。



宗侍郎是在周老尚书手里得了重用,做到了左侍郎。



沈贺到任后,自然是先把宗侍郎排挤到一边,可没等他把宗侍郎踢出礼部,他自己先犯事儿撤了差使,这礼部,就又回到了宗侍郎手里。



宗侍郎已经五十出头了。



他少年才子,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第一任点了个小县县令,从此就在地方辗转,一直辗转了二十多年,才调进中枢,进了礼部。



没想到得了周老尚书的青眼,一路升到左侍郎,又主持了部务。



做到左侍郎,宗侍郎心满意足,就是主持部务时,宗侍郎也多想过,也没敢多想过。



他在地方做到帅司时,在他们宗氏一族,再算上他的母族,妻族,甚至算上他的先生们,他都已经是官位最高的那一个了,当时,家族亲眷之中,就已经没有人能和他互为支撑,更没有人能提携他了。



他又不是个长袖善舞的,哪敢多想。



他所求的,就是能在侍郎这个位置上,这一任做满,平平安安再做上一任,六十多岁就上折子乞骸骨,在京荣养。



他在地方辗转了二十多年,和妻儿聚少离多,如今老妻上了年纪,身子也不大好,没法跟着他再去外任,他实在不想再离开妻子儿孙,一个人到陌生地方辛苦操劳了。



沈贺刚进礼部时,他剖心析胆,竭尽心力,表忠示诚,可沈贺理也没理他。



他已经绝望了,甚至已经看好了棺木。



齐梁之战,迫在眉睫,这是他这个位置的人,都看的明明白白的事。



这个时候,他要是到了地方,不管哪一路,不管哪里,立刻要做的,除了寻常公务,还有繁重无比的征粮征银征夫征马。



他这个年纪,十有八九,是要累死在任上了。



他走出了建乐城,再要回来,就是要被抬回来了。



可没想到,沈贺还没给他找到地方,把他踢走,自己倒先回府闭门读书去了。



宗侍郎真正是大难不死,劫后余生。



之后,又听到点滴闲话,知道了永平侯父子突然撤差,是因为泄漏了重要军务,发现这事儿的,是顺风速递铺的几个脚夫。



宗侍郎庆幸之余,对顺风速递感激不尽。



贵人哪!



这一回封赠聂掌柜,宗侍郎亲自挑了个家在山阳府的年青郎官,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派了出来。



这位礼部钦差,是又恭敬又客气,除了颁旨时气势昂然,别的时候,都是一定要让聂安人走在前头,再三感谢聂安人对他家乡父老的大恩,那是客气的不能再客气了。



礼毕收了香案,安府尹表示:他们淮阳府得了这么大的荣耀,一定要好好贺一贺的,他已经在淮阳府最好的酒楼迎丰楼定了宴席,设宴庆贺,宴请聂安人和钦差,以及聂安人的街坊邻居,府衙诸人。



李桑柔坐在树上,看着看热闹的邻里街坊,还有给聂家盖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墨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闲听落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闲听落花并收藏墨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