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们去看升国旗。”宋红米喊俩女儿。



柳宵已经将欣欣抱起来了,冰凉的帕子罩脸上了。



她们住的招待所离□□不远,但是走路还是有些距离的。



好在有人力三轮车。



“妈!妈!天安、门。”玲子三姐妹都激动的不行。



“咱们先去看升国旗,你们不是都会唱国歌么。”今天之所以起这么早,就是为了看这个,可不能错过。



朝阳初升,升国旗的地方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人。



如今国内也富裕起来一部分人,这些有钱人最愿意去的地方自然是京城,毕竟这是一国首都。



天安、门更是必然要看的。



升国旗还没开始,宋红米给仨孩子科普关于升国旗的故事,“我们国家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这个妈妈给你们讲过的。那天是主席亲自按下了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由于电力技术保障是升旗关键,而旗杆下的电机归京城市供电局负责,于是开国大典过后,升旗任务交给了供电局,那时候并不是每天都升旗,只是在春节、十一等重大节日时,才会在早晨把国旗升起,晚上降下,那时也没有什么升旗仪式,就是派名工人去按一下升旗按钮,据说京城市供电局的一位同志当了二十六年的旗手。从97年开始改为每日升旗。直到82年,原武警京城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担负升降国旗的任务,从此才有了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



三个小丫头听的可认真了。



这时候三名武警战士穿着统一的服装,从远处齐步走来。



行人都停止了脚步,举目肃立。



宋红米也停止了讲话,和柳宵拉着孩子们,仰视着国旗冉冉升起。



一种庄严与神圣感在心头升起。



“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啊?”玲子很是崇拜的看向宋红米。



宋红米和柳宵相视一笑,回答道,“多读书,书里什么都有。”



其实还不是因为他们在京城住了两辈子。



两人还特别关注过升旗。



还知道90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国旗法》施行,要求升国旗时必须奏国歌,让升旗仪式更加庄严隆重。



91年国旗杆升高至30米。



之后的改变还有不少呢,越来越好看。



特别是升国旗的小哥哥们。



看完升国旗,时间还早。



她们还没吃早饭呢,吃饱了才好四处逛。



“妈妈,好臭好难吃,呕…”玲子直接犯恶心了。



盼盼和欣欣也是一副敬而远之的神态。



宋红米恶趣味,带仨孩子吃豆汁来了。



这玩意是好东西,但是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她和柳宵还好,毕竟生活在京城那么长时间,有些被潜移默化了。



柳宵将豆汁碗移到自己面前,还好,只给她们点了一碗,“那是喝豆浆还是老豆腐?”



仨孩子都要老豆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在年代文中过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牛奶花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奶花卷并收藏在年代文中过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