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鱼松作坊很快弄了起来, 柳宵大爷不缺钱更不缺人,又不是多大规模,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可能是要培养柳宵, 所以让他做了管理。



柳宵就推行了流水线作业,这回可不是只有四位妇女, 而是十二个。



所以他这流水线分的更详细。



这样每人需要完成的步骤更少, 她们会很快熟能生巧, 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流水线, 另外一个狠抓的地方就是卫生。



作坊的地点在一处旧房子内,临时又搭建了三个灶台,全部烧火就一点不冷了。



二候他们源源不断的往这边送鱼, 好在黑河太靠北了,春天来的格外晚,也不怕鱼坏。



柳宵专门买了香皂和盆子,看着她们洗手。



然后带上帽子和口罩。



这些都是她们自己做的, 样式是他画的,让红米做出了个成品, 再让那些妇女照做的。



他自己也戴, 那些妇女虽然嫌弃麻烦, 但是为了工钱,也都戴了。



每天晚上放工之前, 柳宵会把晾凉的鱼肉松装进洗干净的面口袋里, 大概二十斤左右。



一天她们能生产一百斤左右的鱼肉松。



三天柳宵大爷他们过来取次货,然后卖往对岸。



他们谈好, 一斤鱼松的价格是一块人民币,这个时候两国的汇率大概是 1:1.2,也就是1.2卢布。



当然他们不愿意卢布, 只收金银。



但是一回交易三百斤鱼松也不过360卢布,换成金子也就九、十克的样子,不好弄(这次就不是二十五一克,而是按照苏联黄金价格来,近五十卢布一克)。



所以约定前两回收卢布当定金,第三回他们把卢布还给那些大兵,拿金币。



柳宵大爷也很直接,得了金币,这次是他的,下次就给柳宵。



柳宵接了,也提出员工工资两人一起分担。



他大爷想想也应了。



柳宵也不总在作坊看着,有时候会让二候他们过来。



宋红米想要帮忙他没让,太知道那边女人欺软怕硬的性子了,还碎嘴子,怕红米挨欺负。



她又不能骂回去,还不得气坏了。



柳宵跟着大爷去了几次对面,就跟一个年轻军官“勾搭”上了。



这位军官家族在当地小有势力。



他觉得是条门路,然后就承诺,如果他能给找到新的销路,每次也要三百斤鱼松的,他就答应给一层好处费。



这钱绝对不少。



果然钱就是动力,不到一个星期,对方就找到销路了,每次要三百斤,七天供应一次货。



柳宵还打听到对方是有几百工人的自行车厂。



又有了一些新想法。



不过还是先搭上线再说。



不过当务之急是和大爷说一声,然后招工,扩大再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在年代文中过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牛奶花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奶花卷并收藏在年代文中过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