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明的神色。



最最关键的是,他在那个便宜父皇的眼中看到了一丝隐藏的杀意。



脑海中迅速回忆起有关景帝的信息。



《史记·吴王濞列传》中记载载:“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文帝时期,吴王刘濞的太子在京城与刘启下棋时。



由于无礼耍赖,且态度十分骄横,被刘启以棋具击杀。



当时,刘启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博弈之争,就把自己的堂兄弟给活活打死。



可见他从小就是一个性格暴戾的骄悍之人。



如果说打死吴太子,尚有些年轻气盛的因素。



那么景帝即位后对邓通的修理,可就明显的是处心积虑了。



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深受信任和恩典,并“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



据《史记·佞幸列传》记载,汉文帝曾患痈疽,邓通便用嘴为其吸吮脓血。



“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



为了检验刘启是否真的最爱自己,刘恒就让他像邓通那样为自己吸吮脓血。



刘启不得已只好照办,吸时却面露难色。事后,刘启听说“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



文帝死后,刘启掌权后不久,便“尽没入邓通家”,甚至一根簪子也没留给邓通。



可怜邓通从一个大富翁变成穷光蛋,最后竟然饿死在了别人家里。



如果说这两者都是私怨,尚能找到借口推搪。



那么在“七王之乱”期间诛杀晁错就是辩无可辩的刻薄寡恩,翻脸无情的表现。



众所周知削藩乃是景帝刘启一力支持,最后却让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背锅。



而且最后还诛杀了晁错全家,其残忍行径令人心寒齿冷。



至于平定“七国之乱”的最大功臣周亚夫,最后也落得一个在狱中绝食五日,呕血而死的下场。



对待功臣如此,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又会怎么样呢?



刘胜想起废太子刘荣的下场,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这位父皇还真是让人难以生出爱戴之心呐!



他又不是原主,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忠君爱父之心。



景帝的表现不过是让他坚定了内心的某个想法罢了。



“刘胜,你可知罪?”



景帝刘启平复了心情,声音依旧显得冰冷。



“儿臣不知!”



刘胜脸色平静的道。



“呵呵。”景帝刘启气极反笑,道:“若是因为你的缘故而导致汉匈两国开战,生灵涂炭,你万死莫辞其罪!”



周围的文武百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却无法插手。



因为这是皇帝的家事,没有他们这些外臣插嘴的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汉:反对和亲的我被发配边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梦回大唐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回大唐春并收藏大汉:反对和亲的我被发配边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