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m.htzyk.com首发 “宣匈奴使臣,觐见!”



“宣匈奴使臣,进殿!”



“陛下有旨,宣诏匈奴使臣觐见!”



未央宫占地广阔,宫门深锁。



皇帝的旨意通过一层层传递,很快就传到了宫门之外。



不久,三名名身着胡服,批发左衽的匈奴男子来到大殿之内。



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因此右衽成为汉人的象征符号之一。



与之相反,北方胡人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所以称为左衽。



这也成为了识别胡汉之分的重要因素。



为首的匈奴使臣满脸倨傲之色,不仅没有向皇帝行礼,更是大声念道:“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安康。”



听到这句话,现场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原本匈奴是没有这些繁琐的礼仪和称呼,这一切都是中行说到达匈奴以后才有的改变。



中行说原为宦者,因不满作为汉匈和亲的随员,对汉朝怀恨在心,转而投靠匈奴,成为单于的重要谋。



昔年,老上稽粥单于初立,文帝复遣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



陪嫁的宦官中行说不愿意远赴塞外,但是当时负责的官员却严令他必须去。



中行说被逼急了甚至开口说:“必我也,为汉患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定逼我去,我一定会成为大汉的麻烦。



不过当时谁也不以为意,只当做是一笑料。



一个宦官,能掀起多大浪?



发泄发泄心中不满而已,都要上路了,也没人跟他计较了。



就这样,中行说陪嫁到了匈奴。



没想到,中行说一到匈奴,立刻投降了匈奴,并给匈奴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一,教会匈奴人分类统计管理法。



在这以前匈奴人落后到能让人笑掉大槽牙。



举个例子,比如你问负责放牧的人,咱们有多少只牲畜,他会张口报给你。



你要是再问,有多少头羊,多少头牛?他就得又是手指头又是脚指头地扒拉半天,也算不明白。



你如果还想问,牛有多少头公的,多少头母的?一岁牛几头,二岁牛几头……他大概就得敲碎脑袋。



当然,如果你让他们记录下来,他们更是大眼瞪小眼。



但是这些事对中行说是小菜一碟。



从他来了以后,匈奴人学会了分类管理,学会了数学计算。



并由此建立了人口、牲畜、财产的档案管理。



第二,让匈奴人正确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缔结和亲以后,匈奴人看到汉人送过来的布帛、美食,眼睛都绿了。



那丝绸衣服既精美又柔软,穿在身上舒服贵气。



林林总总的美食,对吃惯了牛羊肉的匈奴人来说,真是大饱口福,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汉:反对和亲的我被发配边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梦回大唐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回大唐春并收藏大汉:反对和亲的我被发配边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