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想必指日可定,咱们就轻松地载誉回长安啦……”



罗云生没吱声,一脸古怪地盯着李治,盯得李治直发毛,脸上的笑容也有点僵硬了。



“呃,恩师,莫非治所言不妥?”



“妥,太妥了……”罗云生颔首,道:“这样好不好,殿下领着禁卫先去晋阳,嗯,粮食也带过去,就像我在晋州城外的做法一样,我呢,便驻留晋州,监督晋州官府放粮,你我分工,殿下若立下功劳,我绝不抢你半分,殿下觉得如何?”



李治年岁虽幼,却也是个伶俐的小屁孩,很快听出了罗云生话外之意,小脸不由一垮,垂头丧气地道:“恩师有话不妨直言,何必把治遣去晋阳送死?”



罗云生笑了:“你也知道去晋阳是送死了?说得那么轻松自在,还‘载誉’,照你现在如此轻敌的想法,别说‘载誉’了,落个马革裹尸而还的下场也不是没可能……”



李治脸色一变,然后起身朝他一揖,道:“治错了,还请恩师指正点拨于我。”



罗云生叹了口气,这小屁孩,认错倒是无比迅速,认起错来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倒教自己一肚子教训的话没法说了。



“殿下,晋阳之乱,粮食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它跟晋州的情势不一样,晋州相对而言比较单纯,百姓只缺粮食,有了粮食,人心就定了,闹不起事来,但晋阳是大唐龙兴之地,这个地方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所以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也会选择在晋阳行阴谋煽动之事,我们在到达晋阳之前,只能先做最坏的打算,那么请问殿下,最坏的打算是什么呢?”



李治深思,然后……茫然懵懂地摇头。



算了,小屁孩今年才十二岁,这个问题估计他也没法答。



于是罗云生缓缓地道:“最坏的打算,莫过于那些背地里搞阴谋的人已经得逞,他们已经将大部分受灾的百姓煽动起来,并积极在暗中谋划造反了!”



李治脸色大变,震惊地看着他。



罗云生淡淡地道:“这只是最坏的预计,或许没那么严重,但我们做事之前必须怀着未虑胜,先虑败的想法,如此,不论发生任何突发情况,我们也不至于惊慌失措,都能从容淡然处之,若你怀着只是去晋阳赈济灾民的想法,说不定刚进城就中了敌人的冷箭,所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从踏入晋阳地界的那一刻开始,你只能当自己已身陷敌国,处处危机,处处伏兵,时时刻刻必须打起精神防备,如此才能保全自己。”



李治神情感动,再次朝罗云生长长一揖:“恩师高论,治受教了,多谢!”



罗云生眨眼:“真的受教了?”



“真的。”李治诚恳脸。



“那么我问你,若我们踏入晋阳后发现灾民们已经造反了,城池已被乱民占领了,我们该如何?”



李治凛然道:“领兵平叛,夺回晋阳!”



“错了,但凡是个正常人,遇到造反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掉头就跑,先保命再说……”



晋州粮食危机解决,李刺史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这些日子他领着全城官吏没日没夜守在城外的难民棚帐区里,从搭建到分区,从赈粮到如厕,数千难民的吃喝拉撒都得他来操心,几日下来,李刺史已然眼圈发黑,形体消瘦,连眼神都显得有点呆滞了,看起来就像关在大牢被武二郎赵老蔫用过刑似的。



“称职”,李刺史当得起这两个字,大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