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后,缓缓问道:“各位不可隐瞒,老实告诉我,各家所存余粮几何?”



又是一阵沉默,良辰犹豫许久,终于一咬牙,道:“草民年前发现气候不对,马上开始转移粮食,藏在寺头村后山的一个山洞里,一共藏了……八百石!这些都是草民多年积攒所得,每年都拿前几年的陈米换新米,旧去新来,年景好时多存一些,年景差时少存一些,十来年下来终于存得此数……”



见良辰开了口,别的地主也无法再沉默下去了,只好七嘴八舌地表态。



“草民在村外山脚下藏了六百石……”



“草民在大槐树下埋了四百,不,五百石……”



“草民家中有个秘密地窖,藏了四百石……”



一个接一个的表态,罗云生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最后一个人说完,旁边李治身后一名小吏也默记完毕,凑在罗云生耳边嘀咕了几句。



罗云生两眼大亮,笑得愈发甜了。



近万石的粮食啊,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眼前了,看来今日这一番唾沫星子没白费,单凭他们报出的这近万石粮食,已然解了晋州的燃眉之急了。



朝身旁一扭头,武二郎递上早已准备好的一叠纸,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一张张地分发到众地主手中。



“诸位手上的,是朝廷官府给你们的契凭,看清楚,不但盖了晋州李刺史的官印,也盖了晋王殿下的私印,拿到长安打官司陛下都得认帐的,各位存的粮食,官府暂借了,明年必然还上,本官老实告诉你们,朝廷国库所余甚少,所以借你们的粮食是不可能有利息的……”



看着众地主尚算平静的表情,罗云生接着道:“虽然没有利息,本官却可以给你们一个福利,凡是借了粮食的乡绅,本官可以做主,请当今陛下给你们每家题几个字,‘良善人家’也好,‘积德为善’也好,全给你们题上,听清楚了,这些字,是当今陛下御笔亲题,‘御笔亲题’!落款要盖皇帝大印的,尔等可将这幅字妥善保存,留于子孙万世,这一幅字权当作尔等今日借粮义举的利息,不知可否?”



众地主一愣,接着脸上纷纷露出万分惊喜之色。



突然从天而降一条肥大腿,让自己狠狠的抱住,这种快要爆炸的巨大幸福感是肿么回事……



扑通!



又是良辰反应最快,一马当先第一个跪下,泣不成声地道:“草民沈良辰,愿为大唐社稷,愿为大唐皇帝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身后,一众富户地主们后知后觉地跪下,纷纷指天画地发誓。



罗云生这会子倒真有些欣赏良辰了,这家伙肥成这德行,反应却如此灵活迅速,如果能把他收在身边效力,没准会有意外的惊喜呢……



“死而后已就不必了,各位留存有用之躯,为大唐好好效忠,为皇帝陛下多多解忧吧,比如多借一两百石粮食什么的……”



“草民错了,草民有罪!草民……”良辰犹豫了一下,狠狠一咬牙,大声道:“草民不过了!其实我家的粮食共计一千石,愿全献给……咳咳咳,愿全借给官府,明后年还都行!”



“不还行不行?”罗云生试探地问道。



“不行!”良辰斩钉截铁地回答。



“死而后已”是有底线的,底线就是必须还粮食,人可以死,粮食不能不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