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李刺史是好官,也相信晋州的官府已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天灾时期,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粮食,做再多的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



“李刺史,不知晋州境内如今百姓所余几何,官仓粮草所余几何,百姓伤亡几何,治下是否太平,有没有乱民滋事,诸如此类的情况,请李刺史详细告之。”罗云生缓缓地道。



李刺史吸了吸鼻子,擦了一把眼泪,深呼吸平复了一下情绪后,才哽咽道:“昨日辖下各县令派人递来了消息,如今晋州四野村郭百姓纷纷离乡逃难,真正留在晋州本地的,大概只有十之三四,总数约莫在三万人左右,其中聚集在城外的,大约六千余人,余者有的进了深山采集野菇或打猎,有的则不知所踪,无从知晓。



至于官仓粮食,下官刚才说过,去岁年景并不好,官仓粮食去年中秋时押送了大部入充长安国库,剩下的旧米陈黍约四百余石,如若赈济百姓,这点粮食顶多只够百姓们吃十天,而且没有三省批文,下官也万万不敢打开官仓放粮……”



罗云生迅速扭头,与李治对视一眼,随即李治点点头,罗云生重重一挥手:“先开官仓赈济百姓,稳住百姓人心,度过这个难关再说,万事有晋王殿下担待便是。”



李治在一旁飞快点头。



李刺史犹豫了一下,然后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笑道:“若晋王殿下首肯,下官就不愁了,晋州百姓人心可定矣……再说,三日后户部便有赈灾粮草至,下官还担心什么?这就命人搭建棚帐,绝不让百姓挨饿受冻……”



话没说完,罗云生阴沉着脸瞥了他一眼,幽幽地道:“谁告诉你,三日后户部有赈灾粮草至?”



李刺史一呆,接着额头流下冷汗,脸色也迅速发白了,指着堂外廊下如木桩般伫立不动的刘苦瓜,结结巴巴地道:“刚才不是这位,这位将军,说……说……”



罗云生叹道:“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要不要这么天真烂漫?李刺史,你跟这位将军很熟吗?”



做人不能太天真,做刺史更不能天真,一耳朵能听出真话假话才算修炼到家。



李刺史显然还差了把火候,他把假话当成了真话。



刘苦瓜在城外百姓面前一脸冷酷且笃定的语气,说出三日内朝廷必有粮草到,百姓被糊弄得一愣一愣的,二话不说就信了,可惜刘苦瓜的戏演得太逼真,连刺史大人都信了。



能当上刺史的人,自然不是愚笨之辈,眼睛睁圆愣了片刻,立马明白过来了,然后,一脸哀怨绝望的看着罗云生。



“刚才那位将军所言……只是为了稳住百姓人心?”



罗云生笑道:“然也,否则今日百姓真会闹起来了。”



李刺史仰天长叹,为何长安朝廷派来了一群骗子?



“也就是说,三日内朝廷的赈灾粮草根本到不了晋州?”李刺史接着追问道。



“然也,别说三日,三十日都不一定……”罗云生收起了笑容,黯然叹道:“年景就是这样,你也知道,国库最近的花销,偌大的库房里空荡荡的能跑耗子,如今大唐北方四道皆受灾。



户部火急火燎筹备粮草,然而受灾的地方实在太多,面积太大,几乎半壁江山的官府都在眼巴巴等着朝廷的赈粮,就算朝廷果真将赈粮送到晋州,你觉得能有多少粮食?李刺史,陛下和朝廷有心无力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