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群愈发安静下来,刘苦瓜点点头,道:“既然都看清楚了,本将再说第二件事,这次奉旨出巡,晋王殿下和蓝田县侯代表朝廷和陛下,意在安抚赈济父老乡亲,朝廷户部拨付的赈济粮草已经上路,不出三日必至晋州!



大家可以信不过本地刺史,但你们不能不信陛下的亲儿子!诸位父老只须安心等待,不日便有赈济粮草到来,陛下远在长安,仍忧心受灾百姓,只求各位父老与朝廷同心同德,共度危厄,大家心气拧成一股绳,安心听从官府调遣和安排,晋王殿下和罗县侯可以保证,绝不饿死一位百姓!”



话音落,人群渐渐又开始骚动起来,每个人脸上露出狐疑之色,似在权衡这番话的真假。



刘苦瓜扭头瞥了一眼那位被敲断了腿,躺在地上直哼哼的中年汉子,然后回过头大声道:“本将再说第三件事……”



指着那名汉子,刘苦瓜的语气忽然变得严厉起来:“大家看见了,我们刚才把此人拿下,为何要拿下他?大灾当前,正是朝廷和百姓父老上下一心共度危厄之时,此人却藏于人群中故意挑拨官民,离间朝廷与百姓,煽动蛊惑父老对抗朝廷,拿尔等之生死以作个人之阶石,居心叵测,所图不轨,若不拿下此人,任由他挑拨尔等与官府对抗,甚至煽动大家造朝廷的反,各位父老试想,他达到了目的,尔等性命何在?”



人群顿时又安静下来。



罗云生站在不远处,不由轻轻颔首。



这个刘苦瓜,平日一副冷冰冰的样子,一旦讲起道理来,却是有理有据有节,虽不知他个人统兵韬略能力如何,但仅看他此刻表现,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由此看来,李世民对李治身边的随驾人选还是慎重考虑后才决定的。



无论朝廷还是百姓,这个年代信服是道理,只要道理讲出来真正能让人心服,大家便能够接受。



刘苦瓜一番话后,人群已停止了骚动,每个人的脸上或许仍带着几许狐疑,但刚才那种愤怒和怨恨的表情却已渐渐消逝。



皇帝陛下派出了亲儿子出巡安抚赈济,户部的粮草马上就到晋州,拿下居心不良的煽动蛊惑者,这些事情做下来,百姓们对朝廷还有什么不满呢?朝廷和皇帝陛下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



人群被刘苦瓜一席话安抚下来后,罗云生这才上前,扬声道:“我便是蓝田县侯,旁边这位是晋王殿下,当今陛下嫡子,刚才这位将军没说错,户部拨付的粮草已在路上,三日内必至晋州,各位父老且安心等三日,我保证绝不让大家饿肚子,现在,晋州刺史府的上下官吏和差役,以及本地府卫屯营马上集结,采集树木和稻草,召集城中所有工匠,于城外平地搭建棚帐,用于百姓父老居住,这三日的粮草,由官府负责给百姓筹集,每到饭时定点放饭,父老自来取用。”



不得不说,罗云生的这番话更有效果。



他知道这个时候的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无非赈济粮食而已,所以一上来他便直奔主题,非常详细地把赈济粮食问题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如果说百姓们心中对朝廷还有些许不满的话,罗云生这番话后,大家最后一丝疑虑终于完全打消了。



是啊,只要不饿肚子,别的事情还重要么?



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谁当皇帝,用什么手段当皇帝,雪灾到底是不是天谴……这些大事小节加起来,哪里比得上实实在在填进肚里的粮食?



罗云生下令以后,百姓的情绪安抚下来了,那位姓余的刺史上前走到罗云生等人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