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罗云生的本事了,至于李治……因为初识罗云生的关系,所以对罗云生的嘴脸一时无法适应,呆怔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给……给多少?”小屁孩结结巴巴地准备掏钱袋了。
“殿下随意就好,重要的不是钱,而是殿下的诚意,给少了,十两银饼我不介意,给多了,百两银饼我仍是淡泊宁静之本色……”罗云生高人状仰起了头。
李治小脸一垮,话呢,当然是听懂了,十两银饼起步,而且人家还嫌少……
浑身上下左抠右摸,最后李治不得不把腰间的玉佩摘下来,忍痛递给罗云生:“我没什么钱,玉佩可以吧?”
罗云生接过玉佩,看了看成色,点点头道:“还行,好吧,欲知后事如何,明天再说。”
“啊?为何要明天?不是给你钱了么?”
罗云生慢吞吞地道:“其实,今天我本来就没打算说了,给不给钱我都不会说,不过明日一定会继续说,给不给钱我都会说。”
李治:“………”
罗云生伸出手,摸了摸他的狗头,道:“殿下今日知道江湖多么险恶,人心多么肮脏了吗?”
“知道了。”李治满脸悲愤点头。
欺负小孩子不对,这事干得有点没品。
可罗云生发现无法克制自己,一见李治那柔柔弱弱的小受模样,就忍不住想欺负一下他。
而李治这个人,不得不说因为年岁的关系,还有崇拜关系,实在太单纯了。
几乎罗云生说什么他就信什么,罗云生偶尔坑他一下,李治半天都没意识到被坑。
最后罗云生不得不破了自己的梗,而李治则一脸“哎呀,原来我是这么被坑的,真好玩”的表情,令罗云生非常无语,不仅无语,而且还情不自禁担心大唐落到这么一个天然呆的小屁孩手里,实在不知道会被折腾成什么样子……
不仅天然呆,罗云生还发现这家伙典型的不记打,刚跳进一个坑,爬出来后不依不饶地主动跳进另一个坑里,充满了“我不入坑谁入坑”的佛家大智慧。
队伍出长安,路上走了五天,罗云生一路上给李治说三国故事,基本取材于《三国演义》,当然,也免不了一番胡说八道,记得的细节就照实说,不记得的便胡诌,所以三国故事才说到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这个情节,整个故事在罗云生的嘴里已变成了集玄幻,修仙,悬疑,灵异,伦理为一体的一锅大杂烩,好好的故事全变味了,可李治却听得津津有味,悠然神往。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队伍还没到雍州,李治身上和携带的行李里,但凡值钱的东西已被罗云生敲诈一空。
当最后一天,李治愕然发觉自己身上最后一根玉带被折钱两贯送了出去,而随侍的宦官却一脸痛苦仰天叹息时,李治才知道自己已成了大唐诸皇子中最穷的一位王爷。
然而,罗云生的故事实在太吸引人,李治无法克制自己追更至完本的迫切心情,于是……李治开始写欠条。
敲诈到最后,连罗云生自己都不忍心了,内心充满了罪恶感。于是决定免费给他说故事,至于欠条……熟归熟,欠条还是要写的。
不知不觉,同行多日后。罗云生和李治的关系再次渐渐熟稔起来。
刚开始李治与罗云生之间还是比较疏离生分的,一个是皇子,一个是
“给……给多少?”小屁孩结结巴巴地准备掏钱袋了。
“殿下随意就好,重要的不是钱,而是殿下的诚意,给少了,十两银饼我不介意,给多了,百两银饼我仍是淡泊宁静之本色……”罗云生高人状仰起了头。
李治小脸一垮,话呢,当然是听懂了,十两银饼起步,而且人家还嫌少……
浑身上下左抠右摸,最后李治不得不把腰间的玉佩摘下来,忍痛递给罗云生:“我没什么钱,玉佩可以吧?”
罗云生接过玉佩,看了看成色,点点头道:“还行,好吧,欲知后事如何,明天再说。”
“啊?为何要明天?不是给你钱了么?”
罗云生慢吞吞地道:“其实,今天我本来就没打算说了,给不给钱我都不会说,不过明日一定会继续说,给不给钱我都会说。”
李治:“………”
罗云生伸出手,摸了摸他的狗头,道:“殿下今日知道江湖多么险恶,人心多么肮脏了吗?”
“知道了。”李治满脸悲愤点头。
欺负小孩子不对,这事干得有点没品。
可罗云生发现无法克制自己,一见李治那柔柔弱弱的小受模样,就忍不住想欺负一下他。
而李治这个人,不得不说因为年岁的关系,还有崇拜关系,实在太单纯了。
几乎罗云生说什么他就信什么,罗云生偶尔坑他一下,李治半天都没意识到被坑。
最后罗云生不得不破了自己的梗,而李治则一脸“哎呀,原来我是这么被坑的,真好玩”的表情,令罗云生非常无语,不仅无语,而且还情不自禁担心大唐落到这么一个天然呆的小屁孩手里,实在不知道会被折腾成什么样子……
不仅天然呆,罗云生还发现这家伙典型的不记打,刚跳进一个坑,爬出来后不依不饶地主动跳进另一个坑里,充满了“我不入坑谁入坑”的佛家大智慧。
队伍出长安,路上走了五天,罗云生一路上给李治说三国故事,基本取材于《三国演义》,当然,也免不了一番胡说八道,记得的细节就照实说,不记得的便胡诌,所以三国故事才说到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这个情节,整个故事在罗云生的嘴里已变成了集玄幻,修仙,悬疑,灵异,伦理为一体的一锅大杂烩,好好的故事全变味了,可李治却听得津津有味,悠然神往。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队伍还没到雍州,李治身上和携带的行李里,但凡值钱的东西已被罗云生敲诈一空。
当最后一天,李治愕然发觉自己身上最后一根玉带被折钱两贯送了出去,而随侍的宦官却一脸痛苦仰天叹息时,李治才知道自己已成了大唐诸皇子中最穷的一位王爷。
然而,罗云生的故事实在太吸引人,李治无法克制自己追更至完本的迫切心情,于是……李治开始写欠条。
敲诈到最后,连罗云生自己都不忍心了,内心充满了罪恶感。于是决定免费给他说故事,至于欠条……熟归熟,欠条还是要写的。
不知不觉,同行多日后。罗云生和李治的关系再次渐渐熟稔起来。
刚开始李治与罗云生之间还是比较疏离生分的,一个是皇子,一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