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很快,比想象中快,罗云生骑着快马刚赶回家,正好与传旨的宦官一前一后进门。



罗家人全跪在庭院内接旨,宦官念完旨后转身离开,老娘和玉儿却一脸愕然地看着罗云生。



罗云生强笑道:“吃皇粮就这样,走与留都由不得自己,幸好这次不用出关,晋阳离咱们长安不远,娘和夫人不必为我担心。”



玉儿眼中蓄满了泪,垂头默然片刻,使劲吸了吸鼻子,哽咽道:“妾身给夫君收拾行李……”



老娘摇摇头,叹道:“咋说走就走?从陇右回来才多久,又要离家……朝堂里那么多大臣将军,偏只你一人能办差么?”



罗云生苦笑不已。



老娘问的这句话,其实正好也是他想问的,满朝文武公卿那么多人,偏只派他去晋阳出这趟苦差。



虽然房玄龄给了他一个不可宣扬所以只能派年轻朝臣的理由,但罗云生总觉得这个理由太牵强,就跟他自称自己有脑疾一样,有胡说八道兼侮辱他智商之嫌。



难道说……果真是因为李世民见他在尚书省应差时太懒太闲,实在看不顺眼,忍耐已到极致了,所以才把他一脚踹出长安,让他多少办几件像样的事,不至于看起来像个白养的米虫徒耗民脂民膏而令他这个皇帝心里不平衡?



想到这里,罗云生哀怨地叹了口气,喃喃道:“无聊生祸患啊,以后真的应该勤奋一点,至少也要摆出个勤奋的姿态,不然后果堪忧。”



家人收拾行李的空档,罗云生又派人去了一趟道观,把新成约到了小河边。



仍是告别,仍是震惊,仍是泪眼婆娑,仍是依依不舍。



离别来得很突然,武媚娘甚至一点准备都没有,只得执手泪眼,到了不得不离去时,仍死死拽着罗云生的手,哭着不肯放开。



罗云生强堆着笑脸,一再地保证归期,并且保证不犯险,不惹祸,新成泣不成声,最后仍不得不放开手让他离去。



回到家,田猛以及伤病方愈的赵老蔫已披甲戴盔,领着百名老兵静静地在门口列队等候。



队伍后方,县侯出行的全副仪仗已备妥,罗云生的坐骑旁,高大魁梧的武二郎也全身披挂,腰间斜挎着一柄大陌刀,一脸崇拜地看着他。



罗云生再次跟玉儿告别,然后叩别老娘老娘,挥了挥手,领着武二郎,赵老蔫和百名老兵,骑马悠悠离开了罗家庄。



一路回首,一路踯躅,家乡仍渐行渐远,不可再见。



骑在马背上,罗云生的表情不太好看,心情更是沉重。



这是一次莫名其妙的公差,到现在他都没弄明白为何李世民偏偏选了他。



武二郎骑马跟在他身后,表情倒是很高兴,一副中了大奖的雀跃模样,心情不好的罗云生看见心情太好的武二郎,心情愈发不好了,很想一巴掌抽过去,把他从马上抽下来,然后马蹄狠狠踩几脚……



“你傻乐个啥?这次去晋阳多半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你不老老实实在家做生意,你跟去做啥?”罗云生没好气道。



武二郎笑容顿敛,叹了口气,幽幽道:“不求建功立业,只求脱离魔掌,你是不知道,我家婆姨的功夫又精进了许多,唉……”



罗云生奇道:“从陇右回来后,不是走关系给你弄了营校尉一职吗?虽说是个虚衔。平日不领兵,但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