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生穿越也有一段时间了。



很多事情,也逐渐不似当初那么单纯了。



从大义上来看,侯君集这事儿办的,掉脑袋都不冤枉。



大唐王师兵临城下,人家高昌国抵挡不住,吓死了国王,城内的王室臣子也人心惶惶,最后选择开城门投降。



很是无奈,却又显得很是明智的选择。



这是保命之道,在这个时代,这种操作无可厚非。



按照道理来讲,李世民不仅不能杀了人家,还得好吃好喝好招待,还得给人家非常高的官职。



这套操作,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是常规操作。



不这么操作,掌权之人,谁敢投降呢?



可是他们看错了侯君集的人品。



城门打开,迎来的不是安抚和囚禁,而是雪亮的钢刀。



屠城,没玩没了的屠城。



近万条性命在侯君集的一念之间永远消逝于人世。



面对毫无抵抗的高昌臣民,唐军的刀剑劈下没有半点犹豫。亡国臣民的性命,成为胜利者眼中的刍狗。



屠杀殆尽,无所顾忌,不知天怒人怨,不知因果报应。



可是大义这种事是有疆界的,它的疆界便是国界,在西域诸国的眼里,侯君集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屠夫。



可是在大唐臣民眼里。何尝不是扬我国威,开疆辟土的功臣?



“彼之仇寇。我之英雄”,一句古话道尽“大义”的局限。



如此“大义”,可信服的地方在哪里?



既然大义不可信,那么,只能看利弊了。



实话说,处罚侯君集最符合李世民如今的民族政策,符合大唐当下的国情,因为西域诸国使节仍在长安怒容张目,等着天可汗陛下的表态,等着看大唐这个泱泱文明国度的处置,事情的结果,直接决定着西域对大唐是从此归心还是再次反叛。



大唐占领了一个地方,就要花费时间慢慢消化,同化。



这不是单靠刀与剑能办到的事,要真正的令它归心,令它融合成大唐的一部分,要走的路还很漫长,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对占领地区的政治外交,以及适当的妥协。



罗云生沉默良久,叹了口气。



他已明白,李世民已有了决定,问他,只不过是例行的形式。



“陛下恕罪,臣愚钝,无谏可进。”罗云生低声道。



李世民定定注视着他,许久,展颜一笑,露出欣慰之色。



“陇右一行,云生果然成才了,好,你且退下吧。”



“臣告退。”



罗云生躬身行礼,一步步退出甘露殿。



正要跨过门槛时,李世民忽然叫住了他。



缓缓地道:“朕任你为尚书省都事已两月之久,朕听房相说,你至今仍未上任?云生,懒也不能懒得太过分啊。”



“这个……是,臣明日便去尚书省应差。”



待罗云生离开甘露殿,李世民仍端坐不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