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压根就不用说,大唐从始至终就没有想直接灭掉吐谷浑的心思。



毕竟吐谷浑这片地,对于眼下的大唐来说,直接灭掉布置行政管理,是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的。



眼下的大唐根本做不到。



虽然罗云生也有心,直接发起灭国之战,但是跟他打仗不赔钱的初衷,又是相违背的。



他打仗,身后是一群投资人买战争债券的。



如果吐谷浑之战打赔了,对于大唐来说,未必是好事。



所以见好就收,给大唐争取利润是好事。



因此,大唐的士兵在进入吐谷浑之后,非必要原因,从来没有冲在第一线过。



“……”罗云生闻言打量了慕容孝隽几眼,见他表情笃定,心里已明白了几分。



显然,对方早已猜到他也有罢兵言和的意思,在彼此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再耍什么花招就显得有些惹人耻笑了。



想到这一层,罗云生并没有耍什么心眼,点点头如实说道:“好,罢兵言和。”



他之所以这么爽快,是因为他已经清楚,此次迫使吐谷浑主动向他提出言和,并非全是他的功劳,其中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属王玄策。



而朝廷为何派出使者,并甘愿做出牺牲呢?



无非就是李世民撑不住了,朝臣们撑不住了,所有人都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并从吐谷浑手中得到丰厚的战后利益,用于强大大唐罢了。



因此,罗云生不能凭自己的喜好行事,枉顾影响大局。



从罗云生口中听到罢兵言和这四个字,慕容孝隽的心中松了口气,毕竟从他偷偷观察罗云生所得出的结论。



这位大唐的观风使,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物,其胆气、其器量、其能耐,甚至还要在他身边那位长公子慕容顺之上,可谓是人中蛟龙。



是故,慕容孝隽生怕这位、观风使因为眼前的大好局势,盲目乐观,以至于拒绝他们吐谷浑的好意。



如此一来,新的一年来,西域会继续不太平。



大唐、吐蕃、吐谷浑之间的战事,很有可能打响。



到时候,因为战事上升到了外交层次,甚至会有更多的西域各国战队,到时候有人加入,吃肉的人也就多了。



吐谷浑很有可能在战乱之中被蚕食掉。



而且,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让大唐也失去控制和走向。



而值得庆幸的是,连接几场大胜,并未冲昏这位大唐的观风使的头脑,他仍然能够冷静地分析大唐与吐谷浑在西域的强弱对比,识趣地做出了在大好局面下就此收手的选择。m.



这份眼界与魄力,让慕容孝隽不由地将这位年纪轻轻的大唐观风使牢牢记在心中: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位大唐观风使,就会成为年青一代的领袖,成为大唐对外征战的执牛耳的人物。



到时候大唐与吐谷浑的战事,不会少了他的身影的。



“既然初步达成默契,不如再来谈谈赔偿事宜吧……”



慕容孝隽趁热打铁,想尽快达成整个协议,毕竟不是罗云生说出罢兵言和这四个字,这位大唐观风使就会率领大军撤出他们吐谷浑的国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