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疆……”



“云生皇唐能臣,观风凉州,奉圣皇之成命,荷本朝之厚恩……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顺陇右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刁蛮。



爪牙之士,尽收囊中。



铁骑成群,玉轴相接……匡复之功何远?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



看着眼前这片慷慨激昂的文字,罗云生感觉即便是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都能激动的打摆子。



他伏允什么东西,也配觊觎我神州疆土。



我大唐儿郎,不分高低贵贱,都不能让他夺去分毫。



罗云生坚信,就这偏文章一旦出世,势必会为文人广泛传颂,广而告之,瞬间在陇右,甚至整个大唐掀起一股浪潮。



他骆宾王火了。



他有一肚子的真才实学。



我罗云生也火了。



我落一个慧眼识珠之名。



伏允惨了。



因为他会激怒整个大唐的任何基层。



从士大夫、豪强,乃至百姓。



他最担心,自己的政令下达,百姓不肯顺从的问题,李大亮从始至终没有提出来,但是骆宾王的一纸檄文做到了。



这檄文一出,势必成为熊熊火焰,照亮整个陇右,照亮整个大唐。



每一个出生在大唐疆土的子民,势必会围绕在自己左右,为大唐而战,而灭掉吐谷浑而战。



这就是喉舌的厉害之处。



而那些本来还对自己有所防备的世家,见到此文,谁敢不尽心尽力,那就是乱臣贼子。



那些读过一些书的寒门,将此文推广至凉州百姓耳朵里,百姓们谁不振奋。



这叫战争还没打,就已经先声夺人了。



罗云生拍案而起,赞叹道:“好文章,好文章,此文一出,如利剑直入伏允脏腑,这才是真的震雷始于曜电,出师先乎声威。”



骆宾王激昂道:“这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他伏允一强盗而,如何也敢妄称国主,昔隋以游嬉之师可覆其国,如今我大唐兵强马壮,灭其门,屠其宗庙,照样易如反掌。



要让天下蛮夷看的清楚,这天下不是谁都可以违逆我大唐,这是饶恕他们的性命,这是最大的仁慈!”



而一旁烧火煮鸭子的尉迟宝林则嘿嘿笑道:“煮熟的烧鹅,如何飞出瓮中?”(3/3)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