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台阶,他甚至想直接将关于自己身世的真相一并告诉自己的师傅。



但是却又担心因为欺骗,让师傅厌恶,所以一时间话到嘴边儿却开不了口。



若是说之前骗师傅,是为了混吃混喝,将来有能力之后,再去报答一番的话,现在的杨明空心里想的则是,日日夜夜陪伴在师傅身边,孝敬师傅。



师傅虽然年纪小,但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斥着成熟男人才有的魅力和气息。



多少个深夜,杨明空甚至做一些旖旎的梦境。



她知道这不是她这个年龄该有的东西,但是奇怪的是,只要看见师傅,就会总是莫名其妙的幻想。



自己的年龄似乎可以看着先生慢慢长大。



可师徒关系的纠缠,又如同背负着枷锁。



揣着复杂的心情,打开诗集,第一页是一首叫做侠客行的事。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初看,杨明空就觉得非常的惊艳。



听村里的孩子们说,师傅前些时日,曾经身骑战马,跨着横刀,梦想着去闯荡江湖,是母亲的铁棍将他拉回了现实,想必这是师傅对于曾经梦想的祭奠之作吧。



只是师傅为什么说他不通文墨呢?



这么犀利的文字,这么慷慨的话语,怕是那些自忖熟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年轻士子也未必写的出吧。



再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杨明空很是震惊的看着先生,半响说不出话来,他可不似罗云生这般,人家是自幼受高人的传授,名人的指点的,这大漠、孤烟,四个字就将大漠壮阔雄浑的景象阐述的淋漓尽致,让人不禁幻想其中,感受其意境。



这真的太美了,幻想下,若自己是个男人,身穿铠甲,见到这等壮观景象,将是何其幸福之事?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这一首写的非常有韵味,想必是师傅游览骊山时候的感觉吧。



论意境和艺术造诣,竟然比前面的更好一些。



到了最后,杨明空已经彻底沦陷了,麻木了。



从未见过如此有才华之人。



一本薄薄的册子,大概十几首诗,杨明空很快便牢记于心。



但他的内心此时却又颇为复杂,一方面这诗是师傅给自己准备的,册子上的字也是师傅为自己倾情所写,自己恨不得将它搁在床头,日夜观瞻。



每一次深夜中醒来,便可以睹物思人,想起师傅挥毫泼墨,横刀赋诗的英俊面庞。



不对,我喜欢的只是老师的才情,才不是老师的相貌。



但这么好的作品,若是师傅拿到长安去,在诗会之上随便拿出一首,都足矣杨名长安,为高官贵人亲睐,接下来便是青云直上了,可师傅竟然想将这么好的机会给我。



我杨明空岂是那种贪图富贵之人,拿着师傅的辛苦成果去换取高官显贵?



最终杨明空将诗集退回,“师傅,徒儿不能收,有这些诗集,师傅您能更好的扬名天下,并不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