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男人看向她时,那双清冷凉薄的眸有些深晦。



容晞双颊一红,最近这男人发现这姿势行事最方便。



不仅能不碰到肚子,还方便他吮她玉颈。



更方便其,欺捻那两颗可怜的相思豆。



容晞垂下了害羞的双眼,细声细气道:“那…夫君不要折腾得太长,妾身明日还要去皎月宫同两位娘娘商量婚仪的事…”



慕淮拽了拽她的胳膊,容晞立即会意。



待坐在了男人的腿上后,慕淮边圈着她,边在她耳侧道:“孤想让你为孤做件事。”



容晞不解,问道:“夫君请讲,妾身一定尽心替夫君去做。”



慕淮亲了下她的额侧,复又低声道:“明日皎月宫中,不只有德妃和淑妃,还有一人要至此,孤要你不必心急,只先同那人相熟即可。”



容晞颔首应是。



她心中竟有些雀跃,慕淮终于肯像以前一样,分她差事做了。



不然总被他娇养在东宫中,她都觉得自己就像只金丝雀,快被养废了。



******



次日一早,容晞穿戴整齐后,便同丹香步行去了皎月宫。



如今月份大了,多在宫里走走更利于胎孩的健康。



太子妃的翟衣命服很宽大,能将她隆起的腹部遮挡不少。



原本婚仪那天,按照大齐礼制,皇后也是要参仪的。



庄帝亦想让皇后参仪,顺便解了她的禁足,但皇后心中却是不愿意参加慕淮的婚仪。



皇后仍继续称病,躲在未央宫中闭门不出。



皇后身为慕淮嫡母,却不参仪,难免会让这场婚事有些行不正。



但是容晞对此却毫不在意,甚至没有这华丽的婚仪,她也觉得无所谓。



只要自己是慕淮的妻子变好,旁的都是次要的。



按慕淮所说,皎月宫果然多来了一人。



那人是庄帝同母之兄慕权的长女,名唤慕娆。



慕权与庄帝慕桢是同胞所出,感情自是深厚,只是当今圣上的亲兄长是个体弱多病的,早就于多年前薨逝了。



慕娆自小便没了父亲,同母亲一直生活在王府中。



说来慕娆之母王氏的背景也不容小觑,王家是将门世家,比慕淮母亲的尹家在朝中的地位要高。



只是这几年,尹诚在军中出众,慕淮亦有意提拔,尹家才变得风生水起。



但是慕娆之母的娘家王氏一族,仍是大齐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



慕娆身为大齐郡主,身份自是贵重至极,满汴京望去,没几个贵女能比得上她。



昨夜容晞还未来得及细问慕淮缘由,那男人在书房便急不可耐地同她行了那事。



她只得半推半就,被欺负得嘤嘤啼泣。



真是丢死人了。



容晞渐渐止住了思绪。



慕娆穿着青罗鞠衣,面容清丽温和,嗓音不娇不嗲,语出之言如泠泠清音,很有女子磁性。



她的长相和嗓子,便是容晞最羡慕的那种。



与翟诗音那种故意端着的庄淑不同,慕娆骨子里都透着清冷,天生带着皇家的贵族气质,看似温和,其实内有傲骨,颇有冰美人之姿。



见容晞暗暗打量她,慕娆微微颔首,温柔道:“皇嫂万安。”



容晞亦是向她颔首致意。



慕娆与她年纪相仿,知书达礼,对她的态度也很恭敬,容晞同她相处起来,觉得很舒服。



虽说慕淮未同她讲明拉拢慕娆的缘由,但容晞已在心里有了猜测。



慕娆这样身份的皇家贵女,她的婚事自是不能由她母亲做主。



容晞猜,慕淮应是对慕娆的婚事有了算计。



可她却猜不出,慕淮到底要将慕娆嫁给谁。



待礼部的官员隔着屏风交代完婚仪的事宜后,德妃态度温和,有意提点容晞。



容晞对德妃态度恭敬,虽说记下礼部官员所说的一切于她而言毫不费力,却还是装作一副恭敬倾听的模样。



淑妃啜了口茶,一直很安静。



容晞本以为今日,这淑妃就能一直安静下去。



但事与愿违,那淑妃将茶盏撂在高几后,便从华袖中抽出了块帕子,边拭着唇边茶渍,边阴阳怪气道:“太子妃刚入宫没多久,皇家的许多礼仪都不懂,不如今日再让那礼部官员说一遍,可别在婚仪上出丑,再给太子丢了脸面。”



话毕,德妃面色微变。



慕娆则重重地眨了下眼。



二人都没有说话。



容晞面色未变,哂笑着回淑妃道:“我自是记下了,多些淑妃娘娘关切。”



见容晞云淡风清,淑妃暗感不妙。



这种女人才是最可怕的,这容氏女太会掩藏情绪,丝毫都不接她带刺的话锋。



既是不接,亦装作毫不在意,她便很难找到她的把柄,让她失态。



淑妃平复了心绪。



她就不信,容氏这种出身的人能有那么好的定力。



淑妃又故作关切道:“太子妃莫要介意,本宫也是为你着想,怕你在百姓面前出错。你既是说你记住了,那你来说说,那礼部官员都同你交代些什么了?”



容晞笑意愈深,用那副娇柔的嗓子徐徐回道:“那官员说,既是我母家人不在汴京,那便在金明池上的三虹仙桥上行亲迎之礼,百姓亦可观之。金明池旁常驻着大齐的神卫虎翼水军,所以我和太子的安全不必担心。除却亲迎之礼,还要在宫里行朝见、盥馈和庙见之礼。诸礼行完后,亦要到紫瑞殿接受百官的朝拜③。”



话毕,淑妃的表情登时变得很难看。



屏风后的礼部官员不禁拊掌,隔着屏风对殿里的贵主道:“太子妃当真是好记性,竟与臣所讲的一字不差。”



淑妃讪讪回道:“…太子妃这记性是挺好的。”



这时,慕娆不禁掩帕一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恃宠为后(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妩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妩梵并收藏恃宠为后(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