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先杀了你。”田令说。



姜恒一笑道:“现在他们尚且觉得有希望,安安分分地等在城外,设若我一死,更要暴动了。诸位大人若觉得屠杀百姓合适,但请动手不妨。”



“这位小先生,照你所见如何?”太子灵冷冷道。



“将今年募兵的军费花到流民身上,流民中的青壮年,全部充军。”姜恒说,“适合入军之人,名簿我已统计完毕,交给殿下了。余下老幼,以军饷赡养,撑过今冬,来年济州将增四万户,新募四万兵员。各位的封地上,年轻人不必再服徭役,有梁人替你们打仗,军饷还可节省些,何乐而不为?”



殿内沉默片刻,太子灵说:“各位大人可先看看这份名簿。”



“如此,”鸡鸣时分,群臣散去,姜恒面对太子灵,总算松了口气,“军营中共收四万一千余人,剩下的,让他们且先在城北就地住下,秋收后再划官田,来年春天使其耕种,便算安顿下来了。”



清晨阳光投入宫中,太子灵看着姜恒,问:“还没问过你,叫什么名字呢。”



姜恒笑了笑,说:“无名无姓,浪迹天涯一浮萍。”



太子灵也笑了起来,姜恒起身道:“我替梁国逃难的百姓们,感谢殿下恩德。”



姜恒正要朝太子灵跪拜,太子灵却道:“先生请起,实不相瞒,本座还有一事相托,先前未曾出口,乃是不愿有相挟之意。”



姜恒一怔,继而明白到,太子灵果然是有条件的,安顿百姓,充军徭役,虽说为郑国增添了人口,但朝廷的肉食者们根本不在乎。老百姓就像田里的麦子,时候到了自然会长出来,割不完,也烧不尽,区区几场战争算得上什么?



太子灵接受姜恒的建议,同样顶着极大的压力,他一定也有条件,现在,这个条件来了。



“何事?”姜恒潇洒一笑道,“请但言不妨。”



太子灵想了想,叹了口气,姜恒便看出来了,索性道:“殿下自己也没想好?”



太子灵欣然道:“不错,正是如此,待我再想想罢。”



姜恒说:“我欠您一个情,等您吩咐罢了。”



此刻,一名武将进了殿内,朝太子灵稍一行礼,目光却落在了姜恒身上。



“这位是龙于大将军,”太子灵转过话头,朝姜恒介绍道,“我郑国上将军。”



姜恒入座,稍稍躬身。龙于道:“越人龙氏。小朋友来自何方?”



姜恒一笑,答道:“我是江州人。”



龙于看着姜恒身畔所佩的卷剑,打趣道:“哦?所以郢王找了几十年的绕指柔,就在自己国都里么?想来郢王如此醉心于搜集神兵利器,若知道在你身上,一定不会让你带到北边来。”



姜恒:“!!!”



龙于没有再多嘴,点出神兵来历后,便只淡淡一笑。



早在海阁时,姜恒便大致知道,一路上又陆陆续续听闻了不少——郑国朝廷,如今以未来的帝君太子灵为首,颓老的郑王,在五年前已近乎不问政事。如今朝中军权,掌握在上将军龙于手中。相权,则由封晗把持。



最庆幸的是,将、相二人,都真心诚意地拥戴太子灵,在这点上,朝廷不会有党争的危险,这也是姜恒选择太子灵的原因之一,毕竟经年累月的内耗,对一个国家而言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山有木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非天夜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非天夜翔并收藏山有木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