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压力也很大,学会领导已经对郝教授说了,前期准备工作都由他负责,包括学术的真实性。
郝教授不得不亲自到安泰医院指导一下。
安泰医院的神经内科整体来说,实力还是不够的,这几个教授都是当今神经学界最顶尖的人物,他们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虽然他们是来看血肿穿刺微创技术,但是,其他神经内科病呢?
郝教授还有一个担心,刘牧樵。
这次,刘牧樵肯定是重要人物之一,因为,如果现场做穿刺术,必定是他操作,但据赵一霖和他私底下说,他发现刘牧樵其实对神经科病非常不内行,除了脑溢血,他对99%的神经病学知识非常肤浅。
这话,他没有对任何人家讲。
上次会诊,刘牧樵纠正了司马林毅的诊断,那时候,他们都已为刘牧樵很厉害,原来,那次真的是碰巧而已。
郝教授过来还有一个目的。
赵一霖要做经验介绍,这是本省推出的最重磅学术经验,郝教授怀疑,378例病人,死亡仅仅1例,有没有学术做假的问题?
这是一件大事。
国际医学界,作假,那是绝对不容许的。
这一次,之所以吸引了这么多大牌教授,其中,就有人怀疑安泰医院作假了。
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是本省最高水准的医院,脑溢血的死亡率也在7%左右,一个安泰医院,怎么可能只有0.26%的死亡率?
这非常不可思议。
郝教授带着一帮子人过来了。
“老赵,说实话,你们造了假没有?”郝教授很诚恳地问。
“郝教授,我赵一霖以人格担保,没有。”
“有拒收危重病人吗?”
“没有。我们并没有刻意为了减低死亡率而拒收任何危重病人。你可以查,100毫升以上出血的,我们有几十例。”
“放弃治疗的呢?”
“也没有。我们也没有为了减低死亡率,让危重病人出院。”
“这么说,你们这个0.26%,没有做任何技术处理?”
“没有。你可以查的。从病例结构上,你也查得出来,我们收治病人是随机的,没有挑选。”
“那么,你的经验,可以说说吗?”
“可以啊,很简单,刘牧樵能够控制颅内压!他有一双非常灵敏的手,能够感受颅内压是多少,我们测试过,他感受颅内压的准确性在正负0.5厘米水柱之间。”
“嗯?这小哥有点意思。今天不在科室里吗?”
“才做完手术,去儿科实习去了。”
“哦?你安排一下,我想见见他。”
“好的。”
“哦,对了,有件事,我提醒你老赵啊,刘牧樵做帕金森病手术之事,你可要重视哟,下不为例,要是再听到他做这种手术,你我都保不了他的。你知道,司马林毅是一个很讲究原则的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