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会诊出乎刘牧樵的预料,规格远超上一次。



本院除了赵一霖,还有业务院长孙涛。



外院有郝教授和司马林毅教授,他们算得上是本省神经内科的两巨头,是应病人家属的邀请来会诊的。



一般来说,外院教授会诊,医院都是持开放态度的。



因为,一是有需求,以病人为中心不是一句空话,患者对病情有疑问,是可以请外院医生来会诊的。



二是有利于医院的交流与进步。



作为一个学科,特别是同一个省内,互相学习很重要。



附属医院和省立医院是本省龙头老大,即使赵一霖不喜欢司马林毅,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来去自由,作的指示你还得老老实实遵照执行。



今天,参加会诊会除了神经内科的还有神经外的专家。



刘牧樵坐在角落里,一点也不显眼。



会诊会由孙涛主持,他开了一个头,对郝教授,司马教授表示欢迎,然后进入主题。



刘建新负责报告病历。



男,45岁,出现幻觉,焦虑,抽搐入院。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当然,资料很多,各种检查、化验都报告了一遍。



刘牧樵只记得一个大概。



神经内科诊断方面,他很外行。



这很正常,其实,他在神经内科实习才一两天时间,并且基本上是在监护室度过的。



他也懒得记。



各种化验检查都支持病毒性脑炎,还有什么可讨论的?



不过,刘牧樵错了。



所有的神经内外科医生都在认真听报告,在认真思考,就连郝教授和司马林毅也听得很仔细。



报告结束后,CT片,核磁共振片子传到郝教授和司马教授手里,他们插在阅片灯下看了大约十分钟。



非常仔细。



和很多医生不同,他们是真正的看片子,而不是走过场。



嗯,嗯。



嘴里不时发出一些声音,但是,绝对不表态。



也不是他们表态的时候。



会诊会是等级森严场合,严肃,庄重,什么时候该说话,不该说话,那都是有讲究的。



和官场相似,又不相似。



相似是等级,不相似是这里强调科学性。



可以争论,但必须是遵循掌握的资料,而不是比谁的声音大和谁的职位高。



所以,郝教授和司马林毅不到最后不会开口,他们一开口,那么,结论就基本定了。



这是前戏。



接下来才进入主题——检查病人。



来到34床旁边。



家属和病人都已经准备就绪。



先是问病史。



司马林毅亲自问。



很规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全科医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二毛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毛君并收藏全科医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