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温玉书还是走读,每天车接车送,距离的远近显不出多大的差别,但这份待遇也让他无形中跟家境普通的同学拉开了距离,没什么好朋友。
他也不是很在意这个,只是初中大家的观感就不是简单的“我不跟你玩儿”了,上升到情情爱爱上的学生们对异性更多了几分关注。
温玉书长得不说男生女相,却也过于秀气,再加上优秀的成绩,迅速成了校草一样的人物,即便他不太乐意搭理人,还是多了几个戏称他“大少爷”的狐朋狗友。
彼此的家境差不多,你有的我都有,我有的你未必搞不到,这种门当户对的朋友关系让彼此相处起来少了些小心,不用怕说错什么戳中对方的痛点,玩儿起来也不用纠结到底是谁出钱。
这些靠着钱上重点的学生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特长部分,因为家境允许他们培养特长,但他们同样不是很看重学业,分数并不影响他们几乎已定的未来。
这是一个有些颓废却又带着些朝气的圈子。
同为富二代或者富三代也让他们有些共同语言,父辈祖辈积攒下来的财富在他们的眼中已经足够用了,完全不需要自己特别努力,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让他们对努力奋斗缺乏了一定的兴趣,但又不想真正成为完全没用的废物,更加追求自己的个性,不太符合普通奋斗的标准。
挺有意思的。
温玉书也会选择性去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唱歌,喝酒… …他们也在追求“酷”,寻找自己的个性,对异性也有着好奇和憧憬,会不自觉关注一些外表出众的女生,想要尝试一些大人不允许的叛逆,却又清楚一种底线,不会坏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这是一个新的圈子,而他已经有了进入圈子的资格,那么,是否进去需要特别考虑吗?即便他游离在外,也会被别人“人以群分”,倒不如进去了还能够有一些该有的朋友,感受更多的新鲜。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
晚安!(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