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阳接着说:“现在脉证已经很清晰明确了,所以我们的治法应当温运脾阳,并养荣血,佐以消淤,以理中汤主之。然后加归、芍补血,继续用三七消淤。开方子吧。”



许阳给他们开了方子之后,就回家了。



其他小中医又过来排着队在给患者诊脉……



病人夫妇已经很习惯这个待遇了。



翌日,许阳上班。



中午吃饭的时候,许阳又去中医院看了一眼。张可也待在家里一上午了,也没来明心堂。



许阳到了中医院,小中医们赶紧扒拉两口饭,又都赶紧跟过来了,这都快成一道风景了。



徐原跟许阳说道:“许老师,患者服药之后,今天说是脑袋稍微有点晕,还有点耳鸣。”



许阳则是问道:“那你们给患者诊断过了吗?”



徐原回道:“诊倒是诊过了,但是我们有点不太敢确定。”



许阳带着人就往住院部走。



患者老婆还在吃饭呢,她也没想到许阳掐着饭点又来了,得,人家挤出吃饭时间给你治病,你总不能自己还不乐意吧。



许阳又给患者诊断了一番。



患者老婆还问呢:“许医生,这个病情是不是又有变化啦?肚子倒是没有不舒服了,怎么脑袋又不舒服起来了?”



患者也好奇地看着许阳。



许阳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他反而在问这群小中医:“你们前面诊过脉了吧,都说说吧,是什么脉?”



徐原道:“我们刚刚讨论了一下,应该是细数之脉。”



许阳微微颔首,又问:“那你们说说为什么患者会头晕耳鸣。”



之前那个掐徐原脖子的壮汉小中医声音洪亮地回答道:“许老师,细脉多是主证气血虚弱,阳虚胃冷之候。而数脉则是主热证,但我想患者的数脉应该是数而无力,为虚热。”



“我想应该是患者因为大出血,气血过于虚弱,脾胃也是虚弱之极,失去了统摄之力。前药用了之后,反而导致了虚热上攻,才会让患者有耳鸣头晕之感。”



许阳点点头:“说的很好,很不错。正是因为如此,中医治病,尤其是治大病的时候,尤其是急重症的时候,是很少能一个方子贯彻到底的。”



“因为患者的病情是会有变化的,无论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包括用完药之后,都会有新的变化。尤其是这些住院病人,你们一定要时时关注。”



“而且一定不能忘了观其脉证,你们这两天来,都看到了吧,患者的脉象都变了三回了,所以我们的用药也肯定要相应变化。”



“既然确定了是虚热上冲所致,那我们就守前方不变,但是要加入地骨皮和藕节,地骨皮可凉血不滞,藕节可通络消淤,再加一味药咸寒降火就可以了……”



说完,许阳准备带人离开。



?(2/2)

章节目录

中医许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唐甲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甲甲并收藏中医许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