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听说林东要来拜访他们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林东第一个拜访的人肯定是研究量子计算机的专家吴良,毕竟量子计算机是公认的,最有商业价值的领域。
岛国科学家在年前研发出五百分之一毫米大小的电路,在近于绝对零度的极低温条件下,控制处于超导状态的电子量子,成功完成了预定运算程序。
这极大的鼓舞了所有从事量子计算机研究的科学家,好像量子计算机问世的日子指日可待一样,要知道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普通计算机完全没办法比拟的。
吴良在和其他科学家聊天的时候,十分乐观的估计五年之后,个人电脑大部分都要被量子计算机替代,到时候只需要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微型量子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就等于现有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总和。
但是让所有人大跌眼睛的是,林东要拜访的第一个人居然不是吴良,而是一个从山西娘子关发电厂请过来的计算机工程师。
刘次新看见林东的时候,整个人不由得愣住了,他是到平江大酒店之后,才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一些和林东有关的事迹,他以为林东应该是一个睿智的老人,再不济也应该是和他一样没有多少头发的中年人。
当一枚小鲜肉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即便工作人员介绍来人就是林东,他还是不死心的左顾右盼,希望这是工作人员在和他开玩笑。
林东之所以要第一个拜访刘次新,是因为在穿越之前,他是刘次新的铁杆书迷,刘次新写的《多体》让他十分的痴迷。
只不过刘次新写出《多体》应该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那个系列的科幻书籍应该还没有在他的脑海里面成型。
林东十分感兴趣,刘次新是如何构思出如此宏达的故事框架的。
“你好,我叫林东,是你的铁杆书迷,可以叫你大刘吧。”
林东看着发呆的刘次新,十分亲热的将手伸到他的面前。
“你是我书迷,你看过我写的书?”
刘次新一脸疑惑的问道,在他看来,向林东这种少年有成的人,怎么会用科幻书打发时间呢。
刘次新的问话顿时让林东有些为难,因为林东只看了他写的《多体》,而现在《多体》根本就还没有写出来,林东总不可能说是他正在构思的那本小说的书迷吧。
“当然看过,你的《流浪地球》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林东说完,他自己都感到十分的心虚,因为《流浪地球》他并没有认真看过,只知道这是他早期的作品而已。(2/2)
听说林东要来拜访他们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林东第一个拜访的人肯定是研究量子计算机的专家吴良,毕竟量子计算机是公认的,最有商业价值的领域。
岛国科学家在年前研发出五百分之一毫米大小的电路,在近于绝对零度的极低温条件下,控制处于超导状态的电子量子,成功完成了预定运算程序。
这极大的鼓舞了所有从事量子计算机研究的科学家,好像量子计算机问世的日子指日可待一样,要知道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普通计算机完全没办法比拟的。
吴良在和其他科学家聊天的时候,十分乐观的估计五年之后,个人电脑大部分都要被量子计算机替代,到时候只需要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微型量子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就等于现有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总和。
但是让所有人大跌眼睛的是,林东要拜访的第一个人居然不是吴良,而是一个从山西娘子关发电厂请过来的计算机工程师。
刘次新看见林东的时候,整个人不由得愣住了,他是到平江大酒店之后,才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一些和林东有关的事迹,他以为林东应该是一个睿智的老人,再不济也应该是和他一样没有多少头发的中年人。
当一枚小鲜肉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即便工作人员介绍来人就是林东,他还是不死心的左顾右盼,希望这是工作人员在和他开玩笑。
林东之所以要第一个拜访刘次新,是因为在穿越之前,他是刘次新的铁杆书迷,刘次新写的《多体》让他十分的痴迷。
只不过刘次新写出《多体》应该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那个系列的科幻书籍应该还没有在他的脑海里面成型。
林东十分感兴趣,刘次新是如何构思出如此宏达的故事框架的。
“你好,我叫林东,是你的铁杆书迷,可以叫你大刘吧。”
林东看着发呆的刘次新,十分亲热的将手伸到他的面前。
“你是我书迷,你看过我写的书?”
刘次新一脸疑惑的问道,在他看来,向林东这种少年有成的人,怎么会用科幻书打发时间呢。
刘次新的问话顿时让林东有些为难,因为林东只看了他写的《多体》,而现在《多体》根本就还没有写出来,林东总不可能说是他正在构思的那本小说的书迷吧。
“当然看过,你的《流浪地球》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林东说完,他自己都感到十分的心虚,因为《流浪地球》他并没有认真看过,只知道这是他早期的作品而已。(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