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知青丈夫抛弃的村花52
萧三嫂哼了一声,一点面子都没打算给:“大哥,小妹也不是外人,当初是你和二哥都不肯,我们家孩子爹才没办法找了本家人,后来你们觉得我家挣钱了,又想跟着干。
可那时候一起干的人都好几个了,多一个人不就多一个人分钱?本来也没多少钱,谁个愿意?你们埋怨我家男人,怎么不想想当初呢?”
真是气死个人,让你干的时候你不肯,嫌丢人,还舍不得出本钱,如今见他们赚到钱了,又整天的冒酸水,就没这么做人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当时小叔说每家都要出一点本钱,我们才没肯的,大伯家没买房还算有些家底,我们二房哪里还有家底?
买了房,口袋里穷的叮当响,你说要本钱,我们上哪儿凑去?结果后来你们做的根本就是无本的买卖,一毛钱本钱都不用,这怎么说?”
萧二嫂冷冷看着弟妹,真是好赖话都让她一个人说尽了,是,开始是他们不愿意,那不是他们没钱吗,可他们明明后来压根就没有出本钱,那当初那么说什么意思,故意不想让他们两家参与?
萧三嫂气的脑发昏:“开始都是出了钱的,后来才跟大家伙约好,先卖后给钱!”
如今在外面,她实在不想跟两个妯娌再吵,“我不跟你们吵,就算是吵死也没用,现在我家男人跟着别人一起干,他一个人说话不算数,我们想带你们也没办法。”
“骗谁呢?我都问人了,人都说你们只第一次先给了钱,后面都是卖了后才给的,第一次我才见你们卖了两篮子,那点钱谁出不起?我看你们就是故意的!”萧二嫂又仰着脖子争了起来。
萧圆看萧三嫂气的不行,就在边上轻轻拍着她后背:“消消气,消消气!”又拍了两下,见萧三嫂好了不少,她又开始劝另外两个,“再过两年你们全都做买卖,省得吵来吵去!”
萧大哥见萧二嫂老是吵,忍不住有点想发火:“二弟妹,差不多行了!”
萧二嫂一看这样才不说话,闷着头一个人走在前面。
萧圆见萧大哥语气有些冲,推了他一把:“算了,大过年的!”萧大哥哼了一声也不再说话。
因着这一茬,后面几个妯娌都没怎么说话,大家都是各买各的,只有轮着讨价还价的时候才会跟人说是一起的,让卖东西的算便宜点。
林建华一路看着,心说得亏以后不住在村里,不然隔三差五来一遭,他可真受不住!萧圆也是无语,没想到大半年不见三个嫂子矛盾这么深,好像以前她在家的时候还好呀。
买好了东西,几个人就到跟车把式约定好的地方坐车,见了车把式,才知道她娘居然还跟英子娘干了一架。
“哎哟,咱娘跟英子娘还真是冤家,那事都过了好几年,咱小妹现在都跟了妹夫,居然还没过去呢!”吴华平听说婆婆跟英子娘打起来,忍不住感慨,老太太还真是稀罕小姑子。
“什么跟什么?没听人说吗,咱娘是为了俩孩子,你没听清就别瞎说!”萧三嫂怕妹夫听了心里有想法,赶紧帮小姑子澄清。
萧大哥也瞪了一眼自己媳妇,然后就好奇的打听起来:“到底怎么回事儿,怎么之前没听你说过?”
萧圆本来都差点怕这茬给忘记了,没成想老太太还记在心里,她三句两句就将那天的事一说:“....那几天不是下雪吗,老太太气的半死非要上人家跟人评理,被我劝住了,后来我办酒.....事情一多,我自己都忘了,估计今儿也是碰巧,之前我都没听说老太太要找人评理。”
几个儿媳妇听萧圆这么一说,也想起之前跟老太太说起英子家的事,萧二嫂撇了撇嘴:“要这么说,咱娘没准还真没冤枉英子娘,英子娘现在跟以前比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她几个儿媳妇在背后没少说她。”
“不像话!珊珊还是个孩子呢,她怎么说的出口!”村里的八卦,萧大哥知道的不多,不过看几个妯娌的样子,应该是假不了,他有些不高兴的看着萧圆,“你也是,当时怎么不跟我们说,咱娘出不了门,我们几个不是在家呢嘛!”
萧圆轻咳一声瞄了瞄边上的林建华:“我当时不是要办酒了吗,谁家办喜事还跟人打架?不是找晦气么,再说我也不确定就是英子娘干的,之前英子还巴巴的给我送了东西,她也是个苦命人,我想着就算了,以前的事都过去了,还计较那些干什么。”
萧三嫂一脸不争气的看着萧圆:“你啊就是心太善了,当初他娘撺掇的潮生,”都跑了,话一说出口她就有些后悔,赶忙岔开了去,“英子苦命跟你可没有关系,你可别太好心了。”
萧二嫂看弟妹说错了话,嘴角微微勾了勾:“小姑子就是人好,当初英子跟个小尾巴似的整天粘着你,咱家的那些零嘴她可没少吃。”
“算了,还说那些干什么!”萧圆觉得无聊,不想再翻旧账,于是她又问了几句车把式当时的情况,听说没打两下就被人拉开,心里才踏实了。
“不用担心,咱娘心里有数!”林建华看媳妇轻出一口气,以为是担心丈母娘,凑过去安慰了一下。
萧三嫂也跟着附和:“小妹,你就放心,咱娘不是个傻的,不能让英子娘讹上。”
“那可说不好,来前儿咱们不就被英子娘讹上了吗?”吴华平想起来前的事,忍不住泼了一盆凉水。
萧大哥听着皱眉:“你就不能盼着点好?整天跟个乌鸦嘴似的!”
“我怎么就乌鸦嘴了?难不成我说错了?”吴华平憋屈了一路,一听萧大哥又凶她,忍不住顶了一句。
萧圆怕他们吵起来,赶忙打圆场:“天不早了,还是赶紧回家,省得回去晚了在路上冻着。”
萧大哥扫了一眼自己媳妇,就开始帮着几个女同志装车,林建华默默的跟着一起。
没一会,几个人就一起上了牛车.....
等萧圆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车一停下,萧圆跟几个嫂子打了声招呼就先进了屋,后面有林建华搬东西,不用她操心。
一回到家,萧圆就盯着老太太:“我怎么听说你跟人干仗了?”
老太太被闺女这么盯着有些不自然,她还没说话呢,小芮芮就拉着萧圆的手开始打小报告:“我知道我知道,奶今天跟人打架了,奶好厉害,老奶奶打不过奶。”
萧母被孙子抖了出来,气的拍了他一巴掌:“就你嘴巴快,快一边玩去!”
林建华这时正好进门,他肩上扛着个麻袋,手里还拎着满满一篮子的东西,这次都是各自拿各自的,他们的东西也没有被人误当做不要的给顺走,一切还算顺利。
萧母赶忙接过女婿的篮子,回头还瞪了一眼闺女:“你这丫头,一点不知道心疼人。”
萧圆将手里的旧棉袄放下:“我手里也拿着东西呢,再说这点东西又不重,他一个就够了,你还没说跟人打架的事呢?”
两个孩子一间林叔叔回来,顿时就将亲娘丢在脑后,全都围着林建华想知道里面有没有好吃的。
萧母一把将他们俩挥开:“吃完饭才看。”她将篮子拎到自己屋,然后将门带上关严实,就蹬蹬往后面厨房跑。
萧圆突然想起什么,就又跑到厨房问萧母:“要不要喊大哥大嫂,还有大哥家几个孩子吃过了吗,要不一起喊来?”
她想掀开锅盖往里看,被老太太一巴掌拍了下来,“还用你问?放心,天还没黑,我就去给几个孩子做了饭了,你大哥大嫂的饭都温在锅里。”
老太太拿起碗开始盛饭,脸上还带着揶揄的神情,“哟,这次居然还关心起大嫂来了?怎么着,你大嫂在集市上请你吃馄饨了?”
萧圆心说你几个儿媳妇没打起来就不错了,谁会想着给她买馄饨吃?不过这话,她还是不说了,免得老太太心里难受,她抢过萧母手中的碗就去了堂屋。
觉得手上还是有些凉,她从屋里拿了两个瓷缸子,倒了开水捂手,刚才一路上冻的手脚都麻了,等身子暖和一点儿,正好可以吃饭。
“娘,你以后还是别去招惹英子娘了,那老太太现在玄乎的很,她会讹人。”吃着饭,萧圆就又劝起萧母,“不信,你问你女婿。”
林建华跟着点头:“说瘫就瘫,我们那么多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看你们就是傻!”老太太冷哼一声,抢过了女婿的话头,“你们那么多人,还对付不了一个老太太?她要瘫,你们就将她搬到地上来,
可那时候一起干的人都好几个了,多一个人不就多一个人分钱?本来也没多少钱,谁个愿意?你们埋怨我家男人,怎么不想想当初呢?”
真是气死个人,让你干的时候你不肯,嫌丢人,还舍不得出本钱,如今见他们赚到钱了,又整天的冒酸水,就没这么做人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当时小叔说每家都要出一点本钱,我们才没肯的,大伯家没买房还算有些家底,我们二房哪里还有家底?
买了房,口袋里穷的叮当响,你说要本钱,我们上哪儿凑去?结果后来你们做的根本就是无本的买卖,一毛钱本钱都不用,这怎么说?”
萧二嫂冷冷看着弟妹,真是好赖话都让她一个人说尽了,是,开始是他们不愿意,那不是他们没钱吗,可他们明明后来压根就没有出本钱,那当初那么说什么意思,故意不想让他们两家参与?
萧三嫂气的脑发昏:“开始都是出了钱的,后来才跟大家伙约好,先卖后给钱!”
如今在外面,她实在不想跟两个妯娌再吵,“我不跟你们吵,就算是吵死也没用,现在我家男人跟着别人一起干,他一个人说话不算数,我们想带你们也没办法。”
“骗谁呢?我都问人了,人都说你们只第一次先给了钱,后面都是卖了后才给的,第一次我才见你们卖了两篮子,那点钱谁出不起?我看你们就是故意的!”萧二嫂又仰着脖子争了起来。
萧圆看萧三嫂气的不行,就在边上轻轻拍着她后背:“消消气,消消气!”又拍了两下,见萧三嫂好了不少,她又开始劝另外两个,“再过两年你们全都做买卖,省得吵来吵去!”
萧大哥见萧二嫂老是吵,忍不住有点想发火:“二弟妹,差不多行了!”
萧二嫂一看这样才不说话,闷着头一个人走在前面。
萧圆见萧大哥语气有些冲,推了他一把:“算了,大过年的!”萧大哥哼了一声也不再说话。
因着这一茬,后面几个妯娌都没怎么说话,大家都是各买各的,只有轮着讨价还价的时候才会跟人说是一起的,让卖东西的算便宜点。
林建华一路看着,心说得亏以后不住在村里,不然隔三差五来一遭,他可真受不住!萧圆也是无语,没想到大半年不见三个嫂子矛盾这么深,好像以前她在家的时候还好呀。
买好了东西,几个人就到跟车把式约定好的地方坐车,见了车把式,才知道她娘居然还跟英子娘干了一架。
“哎哟,咱娘跟英子娘还真是冤家,那事都过了好几年,咱小妹现在都跟了妹夫,居然还没过去呢!”吴华平听说婆婆跟英子娘打起来,忍不住感慨,老太太还真是稀罕小姑子。
“什么跟什么?没听人说吗,咱娘是为了俩孩子,你没听清就别瞎说!”萧三嫂怕妹夫听了心里有想法,赶紧帮小姑子澄清。
萧大哥也瞪了一眼自己媳妇,然后就好奇的打听起来:“到底怎么回事儿,怎么之前没听你说过?”
萧圆本来都差点怕这茬给忘记了,没成想老太太还记在心里,她三句两句就将那天的事一说:“....那几天不是下雪吗,老太太气的半死非要上人家跟人评理,被我劝住了,后来我办酒.....事情一多,我自己都忘了,估计今儿也是碰巧,之前我都没听说老太太要找人评理。”
几个儿媳妇听萧圆这么一说,也想起之前跟老太太说起英子家的事,萧二嫂撇了撇嘴:“要这么说,咱娘没准还真没冤枉英子娘,英子娘现在跟以前比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她几个儿媳妇在背后没少说她。”
“不像话!珊珊还是个孩子呢,她怎么说的出口!”村里的八卦,萧大哥知道的不多,不过看几个妯娌的样子,应该是假不了,他有些不高兴的看着萧圆,“你也是,当时怎么不跟我们说,咱娘出不了门,我们几个不是在家呢嘛!”
萧圆轻咳一声瞄了瞄边上的林建华:“我当时不是要办酒了吗,谁家办喜事还跟人打架?不是找晦气么,再说我也不确定就是英子娘干的,之前英子还巴巴的给我送了东西,她也是个苦命人,我想着就算了,以前的事都过去了,还计较那些干什么。”
萧三嫂一脸不争气的看着萧圆:“你啊就是心太善了,当初他娘撺掇的潮生,”都跑了,话一说出口她就有些后悔,赶忙岔开了去,“英子苦命跟你可没有关系,你可别太好心了。”
萧二嫂看弟妹说错了话,嘴角微微勾了勾:“小姑子就是人好,当初英子跟个小尾巴似的整天粘着你,咱家的那些零嘴她可没少吃。”
“算了,还说那些干什么!”萧圆觉得无聊,不想再翻旧账,于是她又问了几句车把式当时的情况,听说没打两下就被人拉开,心里才踏实了。
“不用担心,咱娘心里有数!”林建华看媳妇轻出一口气,以为是担心丈母娘,凑过去安慰了一下。
萧三嫂也跟着附和:“小妹,你就放心,咱娘不是个傻的,不能让英子娘讹上。”
“那可说不好,来前儿咱们不就被英子娘讹上了吗?”吴华平想起来前的事,忍不住泼了一盆凉水。
萧大哥听着皱眉:“你就不能盼着点好?整天跟个乌鸦嘴似的!”
“我怎么就乌鸦嘴了?难不成我说错了?”吴华平憋屈了一路,一听萧大哥又凶她,忍不住顶了一句。
萧圆怕他们吵起来,赶忙打圆场:“天不早了,还是赶紧回家,省得回去晚了在路上冻着。”
萧大哥扫了一眼自己媳妇,就开始帮着几个女同志装车,林建华默默的跟着一起。
没一会,几个人就一起上了牛车.....
等萧圆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车一停下,萧圆跟几个嫂子打了声招呼就先进了屋,后面有林建华搬东西,不用她操心。
一回到家,萧圆就盯着老太太:“我怎么听说你跟人干仗了?”
老太太被闺女这么盯着有些不自然,她还没说话呢,小芮芮就拉着萧圆的手开始打小报告:“我知道我知道,奶今天跟人打架了,奶好厉害,老奶奶打不过奶。”
萧母被孙子抖了出来,气的拍了他一巴掌:“就你嘴巴快,快一边玩去!”
林建华这时正好进门,他肩上扛着个麻袋,手里还拎着满满一篮子的东西,这次都是各自拿各自的,他们的东西也没有被人误当做不要的给顺走,一切还算顺利。
萧母赶忙接过女婿的篮子,回头还瞪了一眼闺女:“你这丫头,一点不知道心疼人。”
萧圆将手里的旧棉袄放下:“我手里也拿着东西呢,再说这点东西又不重,他一个就够了,你还没说跟人打架的事呢?”
两个孩子一间林叔叔回来,顿时就将亲娘丢在脑后,全都围着林建华想知道里面有没有好吃的。
萧母一把将他们俩挥开:“吃完饭才看。”她将篮子拎到自己屋,然后将门带上关严实,就蹬蹬往后面厨房跑。
萧圆突然想起什么,就又跑到厨房问萧母:“要不要喊大哥大嫂,还有大哥家几个孩子吃过了吗,要不一起喊来?”
她想掀开锅盖往里看,被老太太一巴掌拍了下来,“还用你问?放心,天还没黑,我就去给几个孩子做了饭了,你大哥大嫂的饭都温在锅里。”
老太太拿起碗开始盛饭,脸上还带着揶揄的神情,“哟,这次居然还关心起大嫂来了?怎么着,你大嫂在集市上请你吃馄饨了?”
萧圆心说你几个儿媳妇没打起来就不错了,谁会想着给她买馄饨吃?不过这话,她还是不说了,免得老太太心里难受,她抢过萧母手中的碗就去了堂屋。
觉得手上还是有些凉,她从屋里拿了两个瓷缸子,倒了开水捂手,刚才一路上冻的手脚都麻了,等身子暖和一点儿,正好可以吃饭。
“娘,你以后还是别去招惹英子娘了,那老太太现在玄乎的很,她会讹人。”吃着饭,萧圆就又劝起萧母,“不信,你问你女婿。”
林建华跟着点头:“说瘫就瘫,我们那么多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看你们就是傻!”老太太冷哼一声,抢过了女婿的话头,“你们那么多人,还对付不了一个老太太?她要瘫,你们就将她搬到地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