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还没有到11岁呢,只要在11岁之前展现出来天赋就能被记录,以前也有类似的例子。”波莫纳说。



“他也在遭受痛苦,与哈利不一样的痛苦。”邓布利多说“你知道什么样的童话故事适合他吗?”



“他是另一只丑小鸭?”波莫纳问。



“我希望你妥善的思考,教授,现在我们下去吧。”邓布利多笑着说。



接着他们就离开了那个学生们从未靠近的塔楼。



=========================================================



有的绞刑架上安装了一块活动板门,重力和人自身的体重会扯断脖子,能让受刑人瞬间死亡。而在此之前,绞刑的施行方式是把一个绞索套在囚犯脖子上,将其悬吊到空中,犯人摇晃挣扎,一二十分钟后窒息而死。



绞刑的特点是低廉、简单、快捷,斧子是贵族们执行死刑时用的,不过差点没头的尼克所遭的罪一点不比绞刑少。



法国人则更喜欢用剑,他们觉得剑不像斧子那么钝,比较干脆利落。



波莫纳忍不住想起了纳威举着格兰芬多之剑,消灭了纳吉尼时的样子,她并没有像普通蛇那样,而是变成了灰烬,在纳威的身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影子”。



她拿出了一张门票,那是1929年一家在纽约表演的马戏团的,上面有一个蛇女,或者说是从人变成蛇的女人。



她即不是阿尼玛格斯,也不是狼人,而是血兽人的一种。不过看客们并不关心她所经历的痛苦,也不想拯救她。



尼采说,蛇咬我们并以此为乐,它们可以想象别人的痛苦,达到让自己快乐的目的,高级的快乐是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但遗憾的是这种品质是稀有的,甚至哲学家们怀疑它是否存在。



除了猎奇以外,也有人希望通过观看别人的不幸来感觉自己的幸运。



孔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为以前的人学习是为了自己,现在的的人学习是为了他人。就像有人利己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里”的“为己”一样,“为己”是为了自己。



这里的“为”是“修为”的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意思一个人不注重修为、修养的话,很难在天地间立足,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称赞,有点类似孔融,他让那个梨给他带来的好处可比不让带来的多多了。



“修己以安人”出发点是自我的完善,安人则是群己关系和个人社会责任的注重,这是儒家传统哲学的一个要点,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从修己开始的。从群己关系来看,是肯定个人社会责任,有助于抑制和避免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如果不是躲在深山老林里隐居,那他多半是与他人同处于同一社会里的,他既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也是由很多他这样的人组成,没有个体何来群体?



倘若“万物一体”,则免不了个体和个体之间互相沟通,很多人都不喜欢高高在上的人,当然,他也可能不想和“底层”沟通,他高昂的头颅是向上看的。



有个路人提醒他,留神脚下有个坑,他不听,结果叭唧一声掉坑里了,摔了一身泥,起来后气急败坏地骂谁挖的坑,接着要惩罚这些围观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哈利波特之晨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吾不禁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吾不禁夜并收藏哈利波特之晨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