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和镜子外的你就是空间反射对称的。



然而热力学第二定律破坏了这种时间反演的对称性,这也是波莫纳、西弗勒斯、费力维此刻坐在一起探讨的问题——为什么马人觉得那个湖畔的温度比周围低,正是因为马人体感温度低,才有了他们三人的调查。



有一个名叫“麦克斯韦的妖怪(maxwell’s demon)”的妖怪,它会让慢的分子到一边,快的分子到另一边,最后就会发现其中一块区域越来越冷,另一块区域越来越热,这样看起来就可以减小整个封闭空间的熵,从而扭转时间的方向了。



然而这个demon不能用十字架和圣水赶走,封闭空间的熵虽然减小了,妖的熵却增加了,将二者一起考虑的话,那总的熵还是增加的。



哈利和赫敏进行时间旅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救西里斯和巴克比克,另一个就是去见哈利的父亲詹姆·波特,一个所有人都已经确信他死了,唯独哈利不相信他已经死的人。



詹姆会不会是假死呢?



带着这个疑问,哈利进行了时间旅行,然后躲在一个他觉得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等待詹姆出现,直到哈利确信詹姆不会出现了,才从藏身处跳出来“呼神护卫”。



恶魔才不会让世界变得井然有序,七原罪按其严重程度依次为傲慢、嫉妒、愤怒、贪婪、**和暴食,人永远都在寻找满足欲望的出路,却不会停止不必要的索求。当欲望得到了满足,就是幸福吗?



哈利召唤出守护神的记忆也和普通人所理解的“幸福”不一样,甚至都不是他和父母说话的场面,而这曾经是他在厄里斯魔镜前看到的景象。



风可感而不可见,云可见而不可捉。古人将风云之变幻与流星合称为“天象”(meteors),有人相信它们都是神的旨意,或者是某种预兆。



但是像波莫纳这样注意到外太空天象的人,还是容易会被人认为是想太多了。外太空每天都在发生天体撞击事件,按照她的观点,岂不是人时刻都需要揣测“天意”?



超我是由道德感组成的,仿佛是戒律、信条。当这种原罪的教义灌输到每一个人人的头脑中,并逐渐形成内在的超我,就会成为克制力,但是这种克制的满足并不等于完全消除,一旦外在的超我消失了,欲望又会滋生。



就像猎人和他的麋鹿守护神,他的个人欲望是克制的,但周围的人却不尽然。集体无意识更看重人类整体同自然的互相影响,当人类无休止得捕猎美洲野牛后,这种庞然大物几乎到了灭绝边缘,曾经到处都是动物的森林里再也没有了别的动物。



个体的抗力在这股力量面前好像是毫无意义的,其实麦克斯韦的妖怪所干的事已经和东方的阴阳学说已经很类同了,当然阴阳也不是仅仅指的冷热而已。



阴阳学说认为万事万物皆可变化,而且是永不停歇的运动,在关于宇宙终极命运的猜想中存在一个热寂宇宙,随着时间流逝,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所有能量都达到热平衡,在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生命的力量存在,也就是宇宙不动了。



“冷”是相对于“热”存在的,比如100度的沸水对人来说很热,可是在太阳表面温度下就属于冷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恶魔既然要把分子分开在两边,这快和慢的速度分界值是多少?不满足这个分界,被划分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哈利波特之晨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吾不禁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吾不禁夜并收藏哈利波特之晨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