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p>



杰克逊所有的措施都只是为了健全他所认为的金融业,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令他大出意外。</p>



由于对铸币的需求激增,银行券的持有者开始要求用银行券换取金银铸币。银行的贵金属存储都不足,为了筹集急需的钱,不得不尽快收回贷款。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美国的经济恐慌开始产生。</p>



第二银行由于之前过多地发行了纸币,巨量的兑付请求几乎耗尽了它的资源,同时,该银行延期申请遭到杰克逊总统拒绝,被迫缩身成了一家州立银行,并停止了一些贷款发行。这次恐慌同样严重地削弱了州银行,很多实力较弱的银行因为黄金储备较少纷纷破产,没有倒下的银行也纷纷“耍无赖”:即拒绝偿还贷款。</p>



1937年底,全美的所有银行,至少是那些还没有破产的银行,都终止了金币兑付。</p>



英格兰银行为避免黄金流出国门,开始提高利率,这导致英国的棉花进口量下降,进一步影响了美国的经济。而且,因为英国国内的利率升高,所以英国的投资者不再愿意将钱投入到美国的证券上,这对华尔街证券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陷入了严重的“人为”货币流通量剧减的境地,最终引发了1837年经济大恐慌。</p>



1837年1月2日,美国财政部从纽约的主要银行提取了900万美元。没过几天,恐慌与一系列的破产事件就发生了,街上也发生了骚乱。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被迫抛售的恶性怪圈,大量银行破产,其他许多行业也是如此。</p>



华尔街股票价格复仇似的开始下跌,破产很快蔓延至所有的行业,全美90%的工厂关门,失业率奇高,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当几个州的州政府试图为它们的债务进行再融资时,发现市场上根本没有人愿意购买它们的债券。政府的收入虽然在1836年达到了5080万美元,在1837年却只有2490万美元。杰克逊的联邦政府不欠债的美好愿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历史上首次进入了萧条时期。</p>



詹姆斯·戈登·贝内特,这位《先驱报》的编辑,以他的方式在1837年3月的一篇社论中这样写道:</p>



美国从来不曾处于现在这样的危险境况。我们现在被商业恐慌包围着,这场恐慌正在发出巨大的威胁,它要破坏我们社会的一切事务——要毁灭我们整个国家,要把大片地区变成废墟,要把我们一半的银行机构从地面上抹掉,要点燃那些最浮躁的热情,并且制造突变,最终让国家停滞不前。</p>



这场金融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8年加州发现了巨大的旧金山金矿,美国经济情况才开始好转,于勒就是听说美洲有黄金才去淘金的,可惜他最终成了一个破落水手,被同样满怀发财梦,结果梦碎了的亲戚们认了出来,然后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转身就走了。</p>



在“天堂”里如果你没有钱,那就如同活在地狱,牡蛎明明是你找到的,你却不能吃,这种看得到吃不到的心情多糟糕啊。</p>



恶性循环药石无救,金融泡沫就像黑洞一样吞噬着实体经济。所有可以刺激经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哈利波特之晨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吾不禁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吾不禁夜并收藏哈利波特之晨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