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来说并不算特别高。</p>



换成中国的说法,就是长短相形,难易相成,单个事物存在的时候无法准确定位,需要有个参照物进行对比,尺子就是尺子,两根长度不一样的尺子出现才会有长尺和短尺的区别,营销手段中的“痛点”就是激活那些存在于潜意识中没有被重视的欲望,“幸福感”是什么?你可以自由自在得花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随意挥霍就能得到幸福了吗?有人说是的,另一个人无情揭短,说他这身衣服是靠不法手段挣来的,那他炫耀的幸福感就消失了。</p>



世上最悲惨的事莫过于从骗子的嘴里获得希望,被洗脑洗得不正常的人是听不进去人劝的,他还会骂那个提醒他的人是穷鬼。</p>



按照道理说是吃一次教训记一次疼,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死性不改”,历史经验证明,骄奢淫逸的生活会亡国,可是还是有很多人依旧自己过自己的。</p>



他日子过得那么好,为什么要听胡说八道?放弃舒适生活勤俭节约呢?</p>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消费主义不断挖掘人的欲望,让人不断地花钱购买。</p>



当道德和信仰还存在的时候,它们还能遏制资本家利益最大化的欲望,现在人的欲望无限膨胀,甚至有人还发出消费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谬论来。</p>



很多华人听信了又一个传言,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其实关于私有制的话题基督教多个教派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以选择性忽略的方式规避这个问题。</p>



在《圣经》中,神对私有财产的准可,是建立于神权高于人权这一原则之上的。14世纪黑死病大流行之前拥有太多个人财富并不会被人尊重,早期的一些神职人员甚至曾提出过私有财产出自贪婪的观点。</p>



贪婪是一种原罪,耶稣复活后很多信徒捐款,很多人大商人都在捐,又一个寡妇只捐了2个银币,但耶稣称赞她,她捐赠的比所有人都多,于是在中世纪的麻瓜看来,贫穷和禁欲成了一种美德。</p>



十四世纪之后,教廷有时亦信奉公共所有,并把消灭私有财产看成是正确的。在中世纪罗马教廷对基督新教的镇压时期,罗马教廷亦根本漠视叛逆者及其后裔的个人所有权。</p>



欧盟国家不是每个都像英国这种新教国家一样追求财富和科学进步,还有很多保留着中世纪时期的思想,社会主义者对财产的权利和功能的剥夺以及社会主义的强迫贡献制度,部分目的在于克服财产的误用和滥用。无论什么时侯,只要财产的使用不为伦理道德的和宗教信仰所规约,这种滥用就会成为可能。</p>



根据玛蒂娜人性实验结果,人在没有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所规约的情况下会滥用一切东西,由集体无意识行为创造出很多邪恶的行径。在一八八七年的轮博斯宫大会上,来自全世界的圣公会的主教团吁求教牧者研究“从基督的教训来看,社会主义哪些部分和多大程度上是好的和正确的”。</p>



在共产力量占支配地位的前基督教国家,教会一般不再宣讲私有财产的道德规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哈利波特之晨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金吾不禁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吾不禁夜并收藏哈利波特之晨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