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的受害者A,是一名医院的护士,那一天与往常一样,值班结束后,第二天由于要月考,她并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在医院值班室睡了一觉,下午参加完绩效考试后,于17:10左右离开医院,前往三公里外的暂住地(附件1为同班护士证词)。
19点31分,在城西海棠公园的湖泊中发现一具女尸,发现者为附近居民(附件2为居民证词)。
20点01分,证实死者为受害者A。
案件二:
三天后,受害者B,职业为模特,当天参加完一个商业,独自一人返回暂住地,途径海棠公园附近,以为前几天受害者A的消息搞得满城风云,受害者B由于害怕并未直接走海棠公园前面的道路,而然辗转找到自己的朋友C,在朋友C家中小憩后,由C护送B回家。(附件3为C的证词)
22点04分,海棠公园夜间巡逻保安在湖泊中再度发现女尸,报警。(附件4为保安证词)
22点13分,警方证实受害人为B。
翌日,受害人A的尸检报告出来,证实受害人A并非溺死,而是心脏聚停,属于猝死。(附件5为尸检报告副本)
两天后,也就是受害者B出事后的第三天。
受害者B的尸检报告也出来了,显示受害者B为窒息死亡,并非为溺死,不排除他杀可能性。(附件6为尸检报告副本)
与此同时,之前护送B回家的C,警方前往其家中,希望进一步了解案件细节,发现C已经死于自己家中。
现场没有任何的打斗痕迹,指纹,足迹等等检查,也没有显示当时C的家中还有其他人。
(附件7为现场照片副本)
警方调取当天监控,并未发现有任何的可疑人进入C的家中。
最终C的尸检报告显示C死亡原因为心脏病发,排除他杀。
(附件8为尸检报告副本)
疑点一:受害者A为什么会下班后横穿整个城市,最后尸体发现在海棠公园的湖中?
疑点二:受害者B为什么也会这么巧合的死在海棠公园,并且是窒息死亡,而他是唯一指明不排除他杀可能性的案件。
疑点三:受害者C的死亡,如果是心脏病发作,从发作到死亡这段时间内,为什么没有任何的求助或者动静,难道是在睡梦中死亡?
疑点四:关联性何在?
当我看着档案记录着最后的‘疑点四’时,我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关联性何在,这不是应该你去调查吗?这是我们执事的工作啊。
这家伙竟然把这个都写上去了。、
难道记录者是一个新人?
柳如烟见我现在憋着要笑的样子,轻轻咳嗽了一声。
;你别笑了,这幅档案的记录者,你认识。
;我认识??
;对!
;怎么可能,这都是十年前的档案了,我那时候才几岁啊,我认识的交易所执事也就那么几个,十年前就是执事的话,现在也最起码三十岁了吧,难道你
19点31分,在城西海棠公园的湖泊中发现一具女尸,发现者为附近居民(附件2为居民证词)。
20点01分,证实死者为受害者A。
案件二:
三天后,受害者B,职业为模特,当天参加完一个商业,独自一人返回暂住地,途径海棠公园附近,以为前几天受害者A的消息搞得满城风云,受害者B由于害怕并未直接走海棠公园前面的道路,而然辗转找到自己的朋友C,在朋友C家中小憩后,由C护送B回家。(附件3为C的证词)
22点04分,海棠公园夜间巡逻保安在湖泊中再度发现女尸,报警。(附件4为保安证词)
22点13分,警方证实受害人为B。
翌日,受害人A的尸检报告出来,证实受害人A并非溺死,而是心脏聚停,属于猝死。(附件5为尸检报告副本)
两天后,也就是受害者B出事后的第三天。
受害者B的尸检报告也出来了,显示受害者B为窒息死亡,并非为溺死,不排除他杀可能性。(附件6为尸检报告副本)
与此同时,之前护送B回家的C,警方前往其家中,希望进一步了解案件细节,发现C已经死于自己家中。
现场没有任何的打斗痕迹,指纹,足迹等等检查,也没有显示当时C的家中还有其他人。
(附件7为现场照片副本)
警方调取当天监控,并未发现有任何的可疑人进入C的家中。
最终C的尸检报告显示C死亡原因为心脏病发,排除他杀。
(附件8为尸检报告副本)
疑点一:受害者A为什么会下班后横穿整个城市,最后尸体发现在海棠公园的湖中?
疑点二:受害者B为什么也会这么巧合的死在海棠公园,并且是窒息死亡,而他是唯一指明不排除他杀可能性的案件。
疑点三:受害者C的死亡,如果是心脏病发作,从发作到死亡这段时间内,为什么没有任何的求助或者动静,难道是在睡梦中死亡?
疑点四:关联性何在?
当我看着档案记录着最后的‘疑点四’时,我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关联性何在,这不是应该你去调查吗?这是我们执事的工作啊。
这家伙竟然把这个都写上去了。、
难道记录者是一个新人?
柳如烟见我现在憋着要笑的样子,轻轻咳嗽了一声。
;你别笑了,这幅档案的记录者,你认识。
;我认识??
;对!
;怎么可能,这都是十年前的档案了,我那时候才几岁啊,我认识的交易所执事也就那么几个,十年前就是执事的话,现在也最起码三十岁了吧,难道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