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孟轲为我秦之师,为寡人之师也,先行治学,待学术兴盛,再行治国,步步图谋,万事可期。



我秦国事,尽归国务府,寡人欲立一治礼台,行治学,治礼诸事,请孟子为我秦治礼令,入我国务府!”



没有直接回答,一个国务大臣的位置,就是最好的答案。



秦王原先的设计,就只需要一个教育总长,来推行教育,之后再去结合百家之学,现在看来,设立治礼台才最为合适。



这是重塑人心、重塑秦国的大事情,治学一道,堪比治国一道,只要学无错,国将无错,治礼台,方能显其重。



自此之后,秦国将有治礼台、治吏台、治户令、刑尉台、外交台、上将军,以后再来一工部,国务府就算彻底成型了。



郑国渠,都江堰等诸多水利工程都还没有施展开呢,当然得要有个工部,来专门管这摊子事情。。



孟轲游历秦国有三月之多,对于秦国朝堂,他俱是了解。



秦王行变法,任用贤能,不拘一格,如今秦国的国务府,就相当于丞相府,总领全国朝政,入这国务府,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孟轲当然知道这国务大臣的重要性了。



受君之重,须行大礼。



孟轲起身,对着嬴荡行礼。



“孟轲尊秦王令!”



他没有半点的推托,因为他知道,若要做成这样的一件事情,就需得有权,有了权,才能调动更多的资源,做成修书的大事情。



嬴荡将他扶起,其后又转身望着苏秦。



“于大争之世,寡人能有苏子纵横之才,可抵大军十万,寡人欲再立外交台一府,专行典客之责,掌管我秦国外事,放眼天人,能当得此重任者,唯有苏子也!”



苏秦亦是起身行礼,对于秦王的重用,他表现得一点都不意外了。



孟子为治吏令,苏秦为外交令。



嬴荡自内心里在发笑,他这几乎将当今世界,最厉害的人都拉拢过来了,而且正好让他们都做了自己擅长的事。



尤其是孟子为秦臣,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却偏偏发生了。



“两位无需多礼,适才苏卿说寡人要改变天下,可若非诸位之才,仅凭寡人一人,又如何能改变天下也!”



有秦王相扶,两人俱是起身。



“嘿嘿,臣这三十多年来,和这老夫子向来就不和,没想到还有同朝为官的时候,大王让秦国百家并行,也是给了臣等机会!”



苏秦望着孟轲笑呵呵说道。



两人相识,从而立到花甲,这算得上是知己了。



“大王治学,可从太学宫开始,一者,这太学宫可广纳天下贤才,共同修书,所修书籍,可为大学宫、中学宫、小学宫之用。



二者,太学宫,名为太,太乃极也,不仅是秦国学府、也是天下学府之最,日后秦国书卷,可尽可由太学宫编纂,以此统一。



三者,太学宫可为秦国治学之源,日后行文字简化,学术之事,也当由太学宫以定夺。”



孟轲却不理会苏秦,直接说起了心中所思。



苏秦也像是见惯了,表现得浑然不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在秦国做武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陈四奇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四奇迹并收藏我在秦国做武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