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对楚国之战,乃是我秦之国战,都督不仅深明大义,更是献此良策,此战,都督亦是大功也!”



只有秦国君臣,上下一心,才能凝结成拳,平定天下。



秦王为此,也是用心良苦,不惜专程跑一趟少梁邑,其一,便是为了令魏冉与王一心,如此看来,是来对了。



听王之奖,魏冉对王再行一礼。



“臣所尽职,实属本分,臣还有一事,想说与大王,臣是秦臣,但也是一楚人,臣对于楚国,最是了解。



历来楚国之重,重在北地,重在东边,因寿春北上,便可直抵中原,寿春东北,可抵宋国齐国,说到底,楚国就是一南国,历来争霸,只能往北。



至于西边,夷陵正西,山岭重重,与巴蜀两地,也是山地相隔,夷陵西南,乃是黔中,黔中多山,也不为其重也。



至于我秦国,历来重在关中,重在河西,重在函谷宜阳,所以说楚国之西,并无强敌,这也让楚国西境,军备废弛,城池不坚,只有过了夷陵,别都鄢城,才能称之为大城。



我秦攻楚,定不能让其有所防备,用兵当在快也,若是能一鼓作气,击败这十万大军,便可乘势而下,只取夷陵,威震荆襄,臣以为,这攻楚之计,当为秘也。”



难怪魏冉不似向寿那般,一力反对,因为在魏冉心间,也认为此战能胜,不过,再换个角度,向寿之言,并非在于对楚是否能胜,而是从全局考虑,担忧诸国之变。



果然是屁股决定脑袋,魏冉都督,是考虑一战之事,而向寿贵为国务大臣、上将军,必得从全局出发。



这一番分析,倒是给秦王提了个醒。



就连秦国臣子都有不少,一力反对攻楚之战,这样看来,恐怕连楚国也猜不到,秦国会在这种情况下动兵吧。



这样一来,楚虽有十万大军,或许真就是军备松弛,要是给他来个出其不意,必能有奇效。



“好计策,蜀地有十万大军,寡人意欲出宜阳战卒五万,少梁邑兵四万,合计十九万大军攻楚。



这少梁邑之兵,可按照都督之计,暗中调往巴郡,那宜阳战卒,也可如此,令巴郡白起,早做准备,布好这瞒天过海之计,给芈槐来个大惊喜!”



见计策被秦王采纳,魏冉面露笑意。



“大王攻楚,当以何人为将?”



秦王看他,他这么殷勤,不会就是在算计这事吧。



对了,上将军不动,司马错监察天下,冯章又在忙着打仗,数来数去,这事情该落到他头上了,秦王专程跑一趟,也可以理解为有这个意思了。



嬴荡尴尬一笑。



“嘿嘿,白驹将军白起为将,攻打楚国。”



这话一听,魏冉本就严肃的脸,又皱了起来,不过在片刻间,就舒展开来。



白起,一个弱冠之年的毛头小子,就听说此人在咸阳宫,与大王有过一次会面,之后便被大王从百将升为千人。



上将军平定巴蜀,也是这白起屡立战功,之后又升任白驹将军,为此,大王还不惜挪开赵颉,如今又是一步登天,领了整个巴郡十万大军,与楚国对峙,这样的速度,可谓之神速。



“大王英明,能以白起为将,必然是有其道理了,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在秦国做武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陈四奇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四奇迹并收藏我在秦国做武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