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多人挖空心思算计她?
;你的意思是他们针对的是夔国公府?
陆凝很快想明白,只是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仍是矛头直指国公府,陆渊已经把兵权交出去好几年了,那些人还是不放心吗?
也许是不放心吧,父亲虽然交出了兵权,可军中那些老将还是对他敬重无比,有时连兵符都用不上,也能调动一二。
而这就是不放心的根源。
;国公爷毕竟功高,即便他肯轻易放手表示自己的忠心不二,也未免人人都肯相信。
从前没有踏进官场只觉得旁人说的未免夸大其词,而实际上只会更夸张,不会更平淡。
王之蕴的性子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如何收敛,因为不收敛便意味着有代价付出,往往那个代价是他付不起的。
;都说高位者多疑,我从前不信,现在不得不信。
陆凝叹了口气,帝后那般算计,仅仅是因为这个吗?
她仔细想了想,辞官归隐呢?很快又否定了,有实力和权力的时候尚且被人算计,若真的一无所有,又如何保证一家人的安稳?
;坐在那个位置上,就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钱权一样不能少,少了哪一样都会被人掣肘。
现下的皇帝虽然看上去没什么雄心大志,可皇帝的心思岂是一般人能看穿的?
他自少年被立为太子,而后顺利成为如今的皇帝,一生看似风平浪静、四平八稳,可实际上在立储之初曾过又争夺,后来先帝病逝,其他亲王也曾有过别的心思。
可无论他们怎么争夺,皇帝还是顺顺利利的坐在了龙椅上。
这样的一个皇帝,即便这些年来他像是只求无功无过,谁又敢真的相信?
或许有人相信了,所以他们都一一被处理掉。
王之蕴私下曾仔细查阅过那些人出事前后,发现颇有些无巧不成书的意思,再往前查,又发现那些人或多或少都跟当年争夺储君之位的事有关。
这才知道皇帝手段高明,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宽仁大度之名,又秋后算了当年的旧账,且事情都是那些人自己闯出来的,半点也怪不得皇帝。
这大约是王之蕴见过的秋后算账最精彩的版本。
;在其位谋其政,以前只是听闻,却不能理解其真谛,倒是嫁给你之后慢慢明白了。陆凝斜了一眼王之蕴,这家伙聪明的很,可就是会装出一副温良无害的模样。
仔细想想,从嫁给他之后,陆凝甚至都不曾怀疑过他私下有布局,只觉得他在顺势而为,却又高瞻远瞩,总比别人看的更长远。
比如王宁燕之死,他像是一早就知道会出事,也知道是谁在背后撺掇捣鬼,所以就有了武宁伯爵府的和离书。(2/2)
;你的意思是他们针对的是夔国公府?
陆凝很快想明白,只是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件事仍是矛头直指国公府,陆渊已经把兵权交出去好几年了,那些人还是不放心吗?
也许是不放心吧,父亲虽然交出了兵权,可军中那些老将还是对他敬重无比,有时连兵符都用不上,也能调动一二。
而这就是不放心的根源。
;国公爷毕竟功高,即便他肯轻易放手表示自己的忠心不二,也未免人人都肯相信。
从前没有踏进官场只觉得旁人说的未免夸大其词,而实际上只会更夸张,不会更平淡。
王之蕴的性子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如何收敛,因为不收敛便意味着有代价付出,往往那个代价是他付不起的。
;都说高位者多疑,我从前不信,现在不得不信。
陆凝叹了口气,帝后那般算计,仅仅是因为这个吗?
她仔细想了想,辞官归隐呢?很快又否定了,有实力和权力的时候尚且被人算计,若真的一无所有,又如何保证一家人的安稳?
;坐在那个位置上,就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钱权一样不能少,少了哪一样都会被人掣肘。
现下的皇帝虽然看上去没什么雄心大志,可皇帝的心思岂是一般人能看穿的?
他自少年被立为太子,而后顺利成为如今的皇帝,一生看似风平浪静、四平八稳,可实际上在立储之初曾过又争夺,后来先帝病逝,其他亲王也曾有过别的心思。
可无论他们怎么争夺,皇帝还是顺顺利利的坐在了龙椅上。
这样的一个皇帝,即便这些年来他像是只求无功无过,谁又敢真的相信?
或许有人相信了,所以他们都一一被处理掉。
王之蕴私下曾仔细查阅过那些人出事前后,发现颇有些无巧不成书的意思,再往前查,又发现那些人或多或少都跟当年争夺储君之位的事有关。
这才知道皇帝手段高明,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宽仁大度之名,又秋后算了当年的旧账,且事情都是那些人自己闯出来的,半点也怪不得皇帝。
这大约是王之蕴见过的秋后算账最精彩的版本。
;在其位谋其政,以前只是听闻,却不能理解其真谛,倒是嫁给你之后慢慢明白了。陆凝斜了一眼王之蕴,这家伙聪明的很,可就是会装出一副温良无害的模样。
仔细想想,从嫁给他之后,陆凝甚至都不曾怀疑过他私下有布局,只觉得他在顺势而为,却又高瞻远瞩,总比别人看的更长远。
比如王宁燕之死,他像是一早就知道会出事,也知道是谁在背后撺掇捣鬼,所以就有了武宁伯爵府的和离书。(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