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文道林中的古柏阁楼并不奢华张扬,大抵和当初着手修建此阁的那人性格有关,极为普通平凡,被风雨刻上了些沧桑的质感,却不失风雅,楼下随意养了几只家禽,伴着几块菜圃,到也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要不是那几棵被剑气砍得七零八落的珍贵云杉,一定会更有意境。不出意外,这自然是柳胭荼的住处。
今天刚听完课的柳胭荼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观圣台,反而回到楼中先静坐了一会,从床下木盒中取出一把稀珍古琴,轻轻擦拭了一番,登到最顶楼,琴音高歌,如雏凤清鸣。
“天道有常兮福祸命,世道无常兮恶鬼行。
国势气运兮看衰兴,江湖刀剑兮杜康清。
山河逆流兮云翻岭,仙人骑鹤兮登楼亭。
庙堂恢恢兮人难定,狼烟滚滚兮魂梦萦。
大风来去兮月长明,不见圣贤兮四方宁。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美人敲鼓兮谁可听?”
琴名绿绮,歌名大风。
是当年柳相生送她来太学宫时填的词,后由她谱的曲。
整座太学宫都能听到柳胭荼高歌的这支曲子,不少士子听的神情恍惚,不由痴痴地呢喃道:“这般曲子,若有美人擂鼓舞剑,当为天下绝色之景。”
便是连宫中那些极为挑剔苛刻的音律大家,也都赞叹一声,这样的曲子,确实很难再找出一点瑕疵了。
太学宫最中心的位置,是不允许寻常弟子进入的圣人园,园内有楼,楼中一人神情落寞,在歌声中笑了又哭,哭了再笑,疯疯癫癫一般饮酒痛哭,最后跌倒在案几上,打翻一地竹简笔墨,嘴里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昏昏睡去。
是太学宫内仅有的几位监子之一,陈青衣。
当年震动京师的那桩“青衣案”就是李东阳设计陷害陈青衣,来针对柳湮搞出来的阴谋,原因无他,只因陈青衣与柳湮自幼就相识,情同手足,而且柳湮正是陈青衣举荐给高祖晋阳,才成就了之后燕云铁骑的威名,才有了燕云王大庭柱柳湮,可以说陈青衣是柳湮在朝中唯一称得上兄弟的人。
后来士子大夫写文谩骂柳湮,更有一品大员轮番抬棺死谏圣上,要求晋阳剥夺柳湮爵位,收回兵符,满门抄斩以清君侧,朝堂上下文武百官就只有陈青衣站出来为柳湮说话,却被李东阳陷害,以乱党罪名收监入狱,为的就是逼柳湮回京,就算不能一次扳倒这个赳赳武夫,但只要能使其和皇上之间产生一点裂缝,那也是他们很乐意看到的。
只是没想到柳湮实在是太霸气,敢带一万铁骑强闯京城不说,还抄了不少司马大夫的家,更是当着晋阳的面,扔下满地头颅,将几个不长眼的太傅差点打死,要不是皇上拦着,恐怕那天国师李东阳也会像死狗般躺在地上。
最后皇上下旨,陈青衣无罪释放,依旧任太学宫监子一职,只是柳湮不乐意皇上对李东阳的轻微责罚,以怀疑太学宫里有乱党分子为由,强行将好好的一座太学宫里里外外拆了一遍,没发现什么“乱党分子”之后,又气急败坏命三军就地解决了三急之事才扬长而去,气的李东阳和一干太学宫弟子,衣衫单薄面色铁青地在太学宫废墟外站了一宿,最后一病不起,足足数月才缓过来。
自那以后,陈青衣就再也没去过朝堂,整日待在太学宫中,不理外事。
————————————————
新人作者,求收藏,求鲜花! (2/2)
文道林中的古柏阁楼并不奢华张扬,大抵和当初着手修建此阁的那人性格有关,极为普通平凡,被风雨刻上了些沧桑的质感,却不失风雅,楼下随意养了几只家禽,伴着几块菜圃,到也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要不是那几棵被剑气砍得七零八落的珍贵云杉,一定会更有意境。不出意外,这自然是柳胭荼的住处。
今天刚听完课的柳胭荼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观圣台,反而回到楼中先静坐了一会,从床下木盒中取出一把稀珍古琴,轻轻擦拭了一番,登到最顶楼,琴音高歌,如雏凤清鸣。
“天道有常兮福祸命,世道无常兮恶鬼行。
国势气运兮看衰兴,江湖刀剑兮杜康清。
山河逆流兮云翻岭,仙人骑鹤兮登楼亭。
庙堂恢恢兮人难定,狼烟滚滚兮魂梦萦。
大风来去兮月长明,不见圣贤兮四方宁。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美人敲鼓兮谁可听?”
琴名绿绮,歌名大风。
是当年柳相生送她来太学宫时填的词,后由她谱的曲。
整座太学宫都能听到柳胭荼高歌的这支曲子,不少士子听的神情恍惚,不由痴痴地呢喃道:“这般曲子,若有美人擂鼓舞剑,当为天下绝色之景。”
便是连宫中那些极为挑剔苛刻的音律大家,也都赞叹一声,这样的曲子,确实很难再找出一点瑕疵了。
太学宫最中心的位置,是不允许寻常弟子进入的圣人园,园内有楼,楼中一人神情落寞,在歌声中笑了又哭,哭了再笑,疯疯癫癫一般饮酒痛哭,最后跌倒在案几上,打翻一地竹简笔墨,嘴里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昏昏睡去。
是太学宫内仅有的几位监子之一,陈青衣。
当年震动京师的那桩“青衣案”就是李东阳设计陷害陈青衣,来针对柳湮搞出来的阴谋,原因无他,只因陈青衣与柳湮自幼就相识,情同手足,而且柳湮正是陈青衣举荐给高祖晋阳,才成就了之后燕云铁骑的威名,才有了燕云王大庭柱柳湮,可以说陈青衣是柳湮在朝中唯一称得上兄弟的人。
后来士子大夫写文谩骂柳湮,更有一品大员轮番抬棺死谏圣上,要求晋阳剥夺柳湮爵位,收回兵符,满门抄斩以清君侧,朝堂上下文武百官就只有陈青衣站出来为柳湮说话,却被李东阳陷害,以乱党罪名收监入狱,为的就是逼柳湮回京,就算不能一次扳倒这个赳赳武夫,但只要能使其和皇上之间产生一点裂缝,那也是他们很乐意看到的。
只是没想到柳湮实在是太霸气,敢带一万铁骑强闯京城不说,还抄了不少司马大夫的家,更是当着晋阳的面,扔下满地头颅,将几个不长眼的太傅差点打死,要不是皇上拦着,恐怕那天国师李东阳也会像死狗般躺在地上。
最后皇上下旨,陈青衣无罪释放,依旧任太学宫监子一职,只是柳湮不乐意皇上对李东阳的轻微责罚,以怀疑太学宫里有乱党分子为由,强行将好好的一座太学宫里里外外拆了一遍,没发现什么“乱党分子”之后,又气急败坏命三军就地解决了三急之事才扬长而去,气的李东阳和一干太学宫弟子,衣衫单薄面色铁青地在太学宫废墟外站了一宿,最后一病不起,足足数月才缓过来。
自那以后,陈青衣就再也没去过朝堂,整日待在太学宫中,不理外事。
————————————————
新人作者,求收藏,求鲜花!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