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似乎是幼时端午日时的装扮,而十数年生长周宫,自是过了与这些年岁相等的节庆日,年年少不得要手作几个粽角来以愉众乐。
即使于炊饪一事上并不精通,但纯凭以往经验去做,仍是找回了熟悉的手感,斟酌着糯米和赤豆的用量,箬叶竹是提前煮过一遍的,问过小厨房,又往水里加了一匙应时的槐花蜜,将红豆浸得微软,这才算是为端午节食增了一点在细微处可察的心思,如此一来,稻香,竹青,花意,三家皆全了。从前煮粽时闹出过笑话,粽子绷得紧紧的,反而下了锅里尽数散开,到头来做了一锅白米汤。为着包起来的锥儿又紧实又不溢出叶面,特意将那五色棉线扎得松些,系下了双心结。
剩下的事儿便是摇扇儿等粽子出锅,取出来时果然个个三角尖尖。拣了一碟儿盛入五蝠盘彩食盒里,又夹入几枚糖莲子,早已剔了莲心,权当替代糖蜜增味,压了一笺条在下,写了句‘酒后清口’。人都说长年娇养的女郎,十指不沾阳春水,然则此刻周宫阖人,却是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屈大夫的游魂荡游至此,想来也会惊此稻炊盛景。为此想一笑,将粽子分成两份送到甘泉宫与甘露宫,按着序,先去了甘泉。
远远地瞧见一位丽人出去,方递了食盒与张内侍,按规礼道:“妾昭阳宫纪氏,贺皇上重五安康。”又弯眸笑了,很有几分家常的意思:“我不通酿酒,因此只有这一点粽角好送,另有几枚菖蒲艾叶,您随手挂在槛间门上,莫嫌弃才是。”
复又转去甘露宫与出来相迎的女媵道了安康,请她相送粽角。其实当忧的是太后中原饮食,或怕用不惯南方竹粽,又想到那粽叶初剥难免粘筷润指,哪怕是有试食婢先用,怕也麻烦,于是这一份里预先将一只粽子半切了叶口,到时方便剥离就是。至于甘泉宫那份,且教皇上自个儿慢慢剥,抽丝剥茧的,才能看见里头的趣味呢。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却说是故地重游,与华贵嫔那一番龃龉还存了不大不小的影儿在心头。虽从贵人晋为良娣,算是勉有所安,却知前朝风声鹤唳,辽东战和不定,女真又送了新贵人,连带着整个后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个不可置身事外,于太液行走,风吹玉鉴微澜,心也沉浮不定。
远步穿花拂柳,执扇动风,先闻得一句“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极冷肃的塞上曲。随声见得,认出是金良娣,这位云南韩王府来的女子,只是一直在甚嚣尘上的风声中听得关于她背后的秘事。若说宠爱,她也确然是有,这一句塞上出来,足见她并非寻常草木。无论她此刻作何想,总归心里有几分峥嵘之气在,印象霎时有所改观。打定主意要与这位谈上几句,便提步趋人,道了声安好:“金良娣安。饮马塞外,少听女子吟诵,不想今日听到。”
鬓摇鸦青,杏眸闪得一丝叹惋似的情味,敛扇一指太液,续道:“虽说我等身为女流,但见太液湖光似锦,塞外却难见水草丰美之时,这样一想,颇感戍边之苦,仿佛也能感同身受。”
“主儿,取回来了。”“你慢些,后面可是有鬼追你?”
是蜜粽飘香和着艾草味儿的时节,内务府和膳房分发做粽子的东西,一大早便遣灵芝去拿。专门叮嘱了他要拿紫糯米回来,芦苇叶、紫糯米、赤豆馅儿,倒是一样不少。清霜虽是北方人,却喜食肉粽,本欲拿肉馅儿回来却想北方人皆喜蜜粽,白米沾蜜甜糯沁口。想做了粽子送到皇上那儿去这才选了北方常用的赤豆馅儿。捻出一小口放进嘴里,这馅儿不错,入口绵密正好与清霜选的紫糯米相符。白米软糯,紫米筋道,清霜素来喜欢筋道的吃食,这吃不上心念的肉粽,这米皇上应是不挑,该选个自个儿喜欢的。
底下做事儿的仔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