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三百四十一贯,还有零有整的,喝着茶水,李世民满头黑线,表情还有些僵硬。 李丽质低声说道:“父皇,如今李正也是身兼数职,朝中欠了这么多年的俸禄没给,怕是不合适吧。” 李世民放下茶杯,神色有些痛苦的扶着额头。 李丽质又说道:“女儿知道,李正自做官以来都有一些懒散,就算是克扣俸禄也是应该的,但是细盐的份子钱不能不给吧。” 嫁出去的女儿竟然帮李正讨账。 李世民心中莫名有一种悲凉。 “父皇?” 李世民想了一会儿说道:“丽质啊,其实朕也是有苦衷的。” 李丽质看着自己的父皇。 李世民又说道:“如今朝中处处都要用钱用人,不论是边军还是你和承乾的婚事,宫中已经处处节俭了。” 李丽质强调着说道:“节俭归节俭,生意归生意,俸禄可以克扣,生意不能耽误。” 这说的还头头是道。 以前那个知书达理的女儿哪儿去了? 李世民又说道:“李正也不会在乎这两千多贯银钱吧。” 李丽质点头,“俸禄的事情就此了了,父皇有苦衷女儿都明白。” 李世民这才点头。 李丽质拿出一张纸说道:“但是生意就是生意,生意不是俸禄,女儿前些日子问过母后与王公公,父皇如今所提炼的细盐共有五万六千石,当初父皇和李正约定,只要提炼出十斤细盐就给李正一贯钱。” 李世民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王鼎。 王鼎微笑点头,“回陛下,当初确实是这么约定的。”、 李世民又看向李丽质。 李丽质说道:“到现在为止父皇所欠李正银钱,一共六万七千贯,至于之前两千三百四十一贯俸禄可以不计较。” 看着李丽质拿出的一份契约,李世民问道:“这个是……” 李丽质把契约放在李世民的面前,并且让徐慧拿来的笔墨,“这个是欠条,若是父皇不打算拿出细盐的份子钱,还请父皇在欠条上画押。” 看着欠条,李世民神情有些恍惚,也有些迷茫。 再次看向李丽质脸上的表情,李世民犹豫再三,在欠条上按下了手印。 看着自己的女儿脸上的,微笑甚至有些得意。 李世民悲从心中起,转身离开。 “王鼎,你说丽质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了。”李世民一路走着说道。 “孩子总归会长大了,如今公主殿下成长了许多呢。” 李世民一步步走到了自己的别院。 长孙皇后很喜欢泾阳的空气,泾阳的空气很干净,就是呼吸着都能感觉到这里的空气必长安好很多,而且在窗沿上很少有沙尘落下。 比起时不时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卷起片沙尘的长安相比,泾阳的风中似乎也没有尘埃,可以大胆的呼吸。 也不知道李正如何做到的。 似乎泾阳就是另外一片没有沙尘的田地。 听过宫女的禀报,就连小兕子来到泾阳之后犯病的次数也比以往少了很多。 小兕子和李治正在一起做题,长孙皇后说道:“稚奴,泾阳风尘似乎比长安少很多。” 听到母后说话,李治的目光从书本上移开解释道:“因为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种树。” “种树?” “对。”李治又说道:“前些年长安大雨的时候,不少地方都有水土流失的情况,李正说那是因为植被给砍伐的结果,而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泾阳的周边种树,树木不仅可以固土还可以净化空气,泾阳以西就有一片树林,一直都没有砍伐过,而且我们还经常种树。” 长孙皇后低语着,“树木可以挡住风沙?” 李治又说道:“老师说只要在陇右一带种出一片绿化带,建立一个可以挡住风沙的防沙林,长安的空气也会很好。” 长孙皇后当然知道西北一片是怎么回事,在那里都是一片黄土地,每次有风吹起来就会吹的人一身沙子。 “母后,你说要真是老师说的那样,那这就是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 李治的话语,长孙皇后听在耳中,种植一片防沙林? 防沙林? 这片防沙林需要多大。 需要多广才能抵御风沙。 再者说如今的大唐有地用来种粮食都还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