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一口气就出三份的相似文物,会是国宝吗?



但想都不用想,这肯定是珍贵的东西,不然也不会被阿部家族这么郑重的放置了。



难道真是三份圣旨?



沈欢一边想着,一边打开了其中一份。



才一打开,沈欢便发现上面有着各种各样涂抹的痕迹,另外还有好几处不同人写的字迹。



甚至于同一种字迹都分开了几个地方来写,像是不同内容。



而正文的抬头便是“元始三年癸亥,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



这个……



这个明显就是史家的文笔风格啊。



沈欢不知道元始三年是什么年份,但是“长乐”“宗正”“尚书令”却是明白的。



特别是宗正刘宏,姓刘,那肯定就是东汉西汉之一时代的故事了。



再往最后的那些题跋看,果不其然,就写出了作者是谁。



“司马公通鉴……”



这明显就是说的司马光,说的他的《资治通鉴》嘛!



沈欢一时间不觉惊喜莫名。



不是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残卷手稿,只是在国家博物馆有一份吗?



那还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没想到这里忽然就有了另一份。



不!



还有两份多半也是!



随即沈欢赶紧的打开了看,果然,文笔之风完全是一模一样,写的都是关于历史的内容。



再看手稿上面的名人题跋、印章,贾似道、赵孟頫、祝枝山、李东阳、嘉靖、康熙、乾隆……等等名人,字迹和印章都是沈欢最近很熟悉的。



虽然沈欢没有看过国家博物馆的原文,但此时他却已经基本敢确认,手里的三份,正是传说中的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残卷!



传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的时间,单是各种写下来的纸张资料,就堆积满了两个屋子。



整整两个屋子的原稿,居然最后只剩下那么区区一卷几百个字,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历朝历代毁掉这些原稿的行为,纯粹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犯罪。



不过如今能多了几份《资治通鉴》残稿手卷,却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这样的东西,已经完全不能用金钱所衡量了。



拿出去卖,或者只能卖个一两亿、两三亿的价格,但它的历史作用和见证,却是无价的。



作为华国历史上两大史家巨著之一的《资治通鉴》,和《史记》基本上是一个级别的,它们最大可能的真实又严谨的记载了华国发展的历史,才让我们后人有了更多了解古人的机会。



相比起来,乾隆让纪晓岚编纂的《四库全书》就夹杂了太多的私货进去,在历史学界是不怎么认同的。



《资治通鉴》不一样,它记载的就是活生生的真实历史和事件,通过这些你便能去感受历史,回味那段沧海桑田。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华国古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什么都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俊秀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俊秀才并收藏我什么都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