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强大,说是当今天下的第一诸侯也不为过,我们面临的形势将会十分严峻。
下面就先让长史沮授来说说我们的兵力状况,然后各位在畅所欲言。”
沮授是并州的兵曹从事,同时兼任征北将军府的长史,可以说是奋武军中除了韩成之外的第一人,负责奋武军的相关军事事宜,对兵力状况十分了解。
于是乎,沮授直接站起身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接着韩成的话说道:“现在我们的奋武军共有大军十二万人。
其中,青龙军两万五千人,朱雀军一万两千人,尖刀军一万五千人,玄武军因为此番南下损失惨重,现在大约有一千两百人,年后能补充到三千人,普通士兵共有六万五千人。”
待沮授说完,韩成一脸沉重的样子,沮丧的说道:“兵力比大约是三比一,此战不好打啊。”
待韩成说完之后,徐庶立即站起身来,平静的说道:“主公莫要担心,我们的手中也有十二万大军,此战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
虽然我初来乍到,但我也在这几日中了解了并州的一些情况。
我认为,此战我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个取胜的原因:汉献帝在我们这里,我们就代表朝廷的正规军队,而袁绍私自兴兵,违背朝廷旨意,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叛军。在大义上,我们已经占据了优势;
第二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表面上仁义宽容,实际上对手下之人防范甚严,任命官职任人唯亲,所重用的人要么是自己的亲信,要么是世家子弟;而主公用人却遵循唯才是举的原则,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有才能便可在主公的手中得到重用,在用人的度量上,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三个取胜的原因:袁绍爱谋划,但是却多谋而无断;而主公做事雷厉风行,只要是好的计策就马上实施。在谋划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四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过度的爱惜自己的虚名;而主公却待人以诚。在品德这一方面上,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五个取胜的原因:袁绍只懂得关心世家大族或者是身边的人;而主公的恩惠普及并州,连平民百姓都能感受的到。在仁义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六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耳根子软’,容易听信谗言;而主公意志坚定,不会被谗言所迷惑。在明事理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这六个方面,在加上袁绍世家子弟的狂妄性格:拥有庞大的势力,定然会更加的目中无人。
而我们只需要谨慎的对待,必然会让袁绍后悔莫及。”
众人听完之后,瞬间觉得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只听有人出声赞道:“这分析,鞭辟入里。主公,此战我们必胜啊。”
这是韩成和徐庶定下的‘欲扬先抑’之计。
自己假装失望,然后徐庶仿照郭嘉,说出这番‘六胜六败论’。
为啥是六胜六败论呢?因为真的想不出十个方面。
这也让韩成的心中暗自伤感:“郭嘉曾经在官渡大战之前,给曹操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而自己和徐庶只能研究出六个方面,看来自己和曹操还有很大的差距啊,自己还不能松懈,需要更加的努力。”
果不其然,徐庶的
下面就先让长史沮授来说说我们的兵力状况,然后各位在畅所欲言。”
沮授是并州的兵曹从事,同时兼任征北将军府的长史,可以说是奋武军中除了韩成之外的第一人,负责奋武军的相关军事事宜,对兵力状况十分了解。
于是乎,沮授直接站起身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接着韩成的话说道:“现在我们的奋武军共有大军十二万人。
其中,青龙军两万五千人,朱雀军一万两千人,尖刀军一万五千人,玄武军因为此番南下损失惨重,现在大约有一千两百人,年后能补充到三千人,普通士兵共有六万五千人。”
待沮授说完,韩成一脸沉重的样子,沮丧的说道:“兵力比大约是三比一,此战不好打啊。”
待韩成说完之后,徐庶立即站起身来,平静的说道:“主公莫要担心,我们的手中也有十二万大军,此战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
虽然我初来乍到,但我也在这几日中了解了并州的一些情况。
我认为,此战我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个取胜的原因:汉献帝在我们这里,我们就代表朝廷的正规军队,而袁绍私自兴兵,违背朝廷旨意,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叛军。在大义上,我们已经占据了优势;
第二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表面上仁义宽容,实际上对手下之人防范甚严,任命官职任人唯亲,所重用的人要么是自己的亲信,要么是世家子弟;而主公用人却遵循唯才是举的原则,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子弟,有才能便可在主公的手中得到重用,在用人的度量上,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三个取胜的原因:袁绍爱谋划,但是却多谋而无断;而主公做事雷厉风行,只要是好的计策就马上实施。在谋划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四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过度的爱惜自己的虚名;而主公却待人以诚。在品德这一方面上,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五个取胜的原因:袁绍只懂得关心世家大族或者是身边的人;而主公的恩惠普及并州,连平民百姓都能感受的到。在仁义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第六个取胜的原因:袁绍‘耳根子软’,容易听信谗言;而主公意志坚定,不会被谗言所迷惑。在明事理这一方面,我们也占据了优势;
这六个方面,在加上袁绍世家子弟的狂妄性格:拥有庞大的势力,定然会更加的目中无人。
而我们只需要谨慎的对待,必然会让袁绍后悔莫及。”
众人听完之后,瞬间觉得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只听有人出声赞道:“这分析,鞭辟入里。主公,此战我们必胜啊。”
这是韩成和徐庶定下的‘欲扬先抑’之计。
自己假装失望,然后徐庶仿照郭嘉,说出这番‘六胜六败论’。
为啥是六胜六败论呢?因为真的想不出十个方面。
这也让韩成的心中暗自伤感:“郭嘉曾经在官渡大战之前,给曹操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而自己和徐庶只能研究出六个方面,看来自己和曹操还有很大的差距啊,自己还不能松懈,需要更加的努力。”
果不其然,徐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