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顶梁柱一般,展现了自己的威严。
“梁家现状,诸位都已知晓。”
“侍女仆从,去留随意,卖身契亦会归还,这些年有劳各位了。”
“以及母亲收留的各位义女,国师大人也给你们指了明路,想走,便得了自由身走,梁府绝不干涉。”
“若是留下,也可。”
“梁家不会弃之不顾。”
“只是,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怕是没了。”
该说的,梁山伯都已说完。
如何选择,全在个人。
说句实在话,母亲收留的那些女子,大多数都是抱着攀附权贵的心思,如今梁家败落,只可能是人走茶凉。
不过,这样也好,省的玉儇以后忧虑。
梁家的家仆三三两两聚堆讨论,而后便陆陆续续有人扛着行李离府。
那些名义上的义女,所剩也是寥寥无几。
不走,难不成留下来喝西北风,然后当仆人伺候那些臭要饭的啊。
再说了,明眼人都知道梁家不得国师大人喜欢,那还有什么留着的必要。
等着被砍头吗?
梁母老泪纵横,一夕之间仿佛老了十岁,瘫坐在地上,再也顾及不到形象。
她做错了吗?
只是这种情况下,对错早已不重要。
如今的梁家,山伯站起来了,而她也无力回天。
她算作恶吗?可富贵人家的做派不都是这样的吗?这世道本就如此。
若国师当真有本事,倒是逆了这该死的世道,还天下人朗朗晴天啊。
这厢,梁母愤愤不平,那厢,笙歌已经改头换面轻车简从的见到了祝玉儇。
在看到祝玉儇的刹那,笙歌难掩震惊。
这位祝家女郎确定不是祝老头儿遗留在外的亲生女儿,这容貌有七八成像英台。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道修正之力吗?
笙歌并没有上前,而是隐去身形,跟在祝玉儇身后,默默观察她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
活脱脱从剧情里抠出来的“祝英台”。
有小女儿家的娇俏活泼,有世家小姐的知书达理,亦有属于她自己先鲜明的敢爱敢恨胆大肆意。
这样的性子,在梁母手中过活,也不会受搓磨,能帮梁山伯安稳家宅,待日后梁山伯封侯拜相,也不失为一个贤内助。
这性子,嫉恶如仇,棱角依旧在,便不会被梁母压着。
最重要的是,她与梁山伯两情相悦。
至于太守千金……
不是说她不想成全,而是依梁山伯的性子,无人能够强硬的摁着他的头,让他娶妻。
结亲,不是造孽。
梁祝,梁祝,哪怕不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亦可以成就别样的梁祝。
……
“梁家现状,诸位都已知晓。”
“侍女仆从,去留随意,卖身契亦会归还,这些年有劳各位了。”
“以及母亲收留的各位义女,国师大人也给你们指了明路,想走,便得了自由身走,梁府绝不干涉。”
“若是留下,也可。”
“梁家不会弃之不顾。”
“只是,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怕是没了。”
该说的,梁山伯都已说完。
如何选择,全在个人。
说句实在话,母亲收留的那些女子,大多数都是抱着攀附权贵的心思,如今梁家败落,只可能是人走茶凉。
不过,这样也好,省的玉儇以后忧虑。
梁家的家仆三三两两聚堆讨论,而后便陆陆续续有人扛着行李离府。
那些名义上的义女,所剩也是寥寥无几。
不走,难不成留下来喝西北风,然后当仆人伺候那些臭要饭的啊。
再说了,明眼人都知道梁家不得国师大人喜欢,那还有什么留着的必要。
等着被砍头吗?
梁母老泪纵横,一夕之间仿佛老了十岁,瘫坐在地上,再也顾及不到形象。
她做错了吗?
只是这种情况下,对错早已不重要。
如今的梁家,山伯站起来了,而她也无力回天。
她算作恶吗?可富贵人家的做派不都是这样的吗?这世道本就如此。
若国师当真有本事,倒是逆了这该死的世道,还天下人朗朗晴天啊。
这厢,梁母愤愤不平,那厢,笙歌已经改头换面轻车简从的见到了祝玉儇。
在看到祝玉儇的刹那,笙歌难掩震惊。
这位祝家女郎确定不是祝老头儿遗留在外的亲生女儿,这容貌有七八成像英台。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道修正之力吗?
笙歌并没有上前,而是隐去身形,跟在祝玉儇身后,默默观察她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
活脱脱从剧情里抠出来的“祝英台”。
有小女儿家的娇俏活泼,有世家小姐的知书达理,亦有属于她自己先鲜明的敢爱敢恨胆大肆意。
这样的性子,在梁母手中过活,也不会受搓磨,能帮梁山伯安稳家宅,待日后梁山伯封侯拜相,也不失为一个贤内助。
这性子,嫉恶如仇,棱角依旧在,便不会被梁母压着。
最重要的是,她与梁山伯两情相悦。
至于太守千金……
不是说她不想成全,而是依梁山伯的性子,无人能够强硬的摁着他的头,让他娶妻。
结亲,不是造孽。
梁祝,梁祝,哪怕不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亦可以成就别样的梁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